“郎君,你种的这些种子,是什么作物?小女子孤陋寡闻,竟然从未见过呢。”
公孙大娘和李毅聊着天,随后聊到了田地里发芽的那些玉米,就如此问道。
“不瞒公孙大家,这些叫做玉米,乃是一种新的作物,我还在试种,最后到底能不能收获,具体怎么吃,都还要等时间看结果才能说话,对了,这些呢,还望公孙大家帮忙对外保密。”
李毅笑呵呵地说道。
李毅并未说得太多,是怕把公孙大娘给吓着,毕竟玉米这种作物,从发芽到成熟,快的八十天,慢的也就一百二三十天,寻常一般一百天就能收获,在关中这片土地,天气暖和,一年种两次没问题,放到南边去种的话,一年两次三次收获肯定可以,努把劲,辛苦点,一年四收都有可能的。
很多时候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特别是对于这种夸张产量的农作物,李毅自己和公孙大娘就算朋友关系再铁,估摸着自己说出来公孙大娘也不会相信的,还徒增麻烦,倒不如说的笼统一点就是。
“小女子定当守口如瓶。”
那边公孙大娘点了点头,如此说道。
两人又聊了一阵,李毅就自己去田亩间看看长势如何了,实际上他也啥都看不懂的,他又没种过田,但是这年头表率作用还是要做的对吧,不然你人来了,问了两句话就走了,自己都表现的对这些田亩不太重视,又怎么能让手下人重视呢?在皇宫里种土豆的时候,李毅就是看着一副宝贝的模样,其他的宫女太监们,才会那么小心翼翼的对待李毅的土豆的,现在在外面种玉米,也是一样的道理。
李毅这边下了地,在田埂之间走了一圈,正打算做完样子就回去长安城呢,却眼尖的瞧见了田埂里有一些小虫在那里跳动着,李毅瞅了一眼颇为熟悉,伸手抓了一只,仔细一看,是蚂蚱,不过现在还是幼虫,并不是成虫。
蚂蚱这东西小时候都玩过,到了除了冬天,春天,夏天,秋天,草丛里都能抓到,不过大多数都是一种头比较尖的蚂蚱,叫做中华蚱蜢,也叫中华角剑蝗,这东西比较悲剧,没办法长距离飞行,跳的也不远,大部分都会成为小男孩的玩物,被各种蹂躏。顺带一提,这也是一种蝗虫,只不过中华角剑蝗因为飞得不远,跳得不远,没能力聚集形成蝗灾就是了。
不过李毅手上的不是头尖尖的中华角剑蝗,而是扁扁的,身体有点发灰的蚂蚱,这东西在李毅那个时代,学名叫做——东亚飞蝗。
这就是中国蝗灾的主力军了,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史料记载的重大蝗灾就有八百多次,什么概念?平均下来大概每六年就有一次值得史料记载的大蝗灾了。
史料里可不会随便记载蝗灾的,蝗灾这东西,中国古代其实年年都有,关键看危害大不大,如果只是小面积小范围的,赈灾救济下也就过去了,史料记载的那都是大范围大面积的,直接给庄稼吃没了,造成大范围的饥荒死人的蝗灾,每六年就要来一次,就算是在现代的中国,也是谈蝗色变,林业部门每年都在蝗灾重点区域如临大敌,各种防治,就这样子还经常会有某些地方出现蝗灾的新闻,防不胜防。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界里,蝗灾都只能做到控制和尽量预防,却也无法做到杀灭,更不要说在技术有限,没有杀虫药的古代了。
李毅看到手上的蝗虫幼虫也是头皮有点发麻,也顾不上脏,把手上的幼虫顺手就捏死了,然后就开始在田野之间仔细查找起来了,好在找了一圈,发现这种蝗虫幼虫的数量其实并不是很多,这才放心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