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公孙大娘不找人看马,不代表那些文人骚客们不去献殷勤,特别是这些文人骚客们很多都是世家子弟。
这年头大一些的门阀世家虽然不怎么重视科举,但是小一些的门阀世家的子弟也还是有些会去安排参加的,其实每年科举录用的人才有大半都是门阀世家子弟,他们本身就有家庭条件在那里,学的就比人要好,再加上点关系搞点小动作,唐朝的科举糊名防止作弊,在他们看来和笑话没什么区别。
这边就有不少人上去献殷勤了,说让自己的仆从小厮来帮公孙大娘看管马车,这边就有纨绔不爽了,你们这些文人士子是什么意思啊,不知道公孙大娘是周王殿下的还是怎么的?这么不给面子吗?岑三郎当时就不爽了,站出来就喊:
“站出去就说这事情轮不到你们来做的,让周王殿下去看马车去好了。”
说完就被程处亮在脑门上打了一个栗子,然后被人拉回来了,有人就说了,你个岑三郎怕是治瘾症治傻的了,怎么能让周王殿下看马车呢?还是我来帮公孙大娘看马车吧。
这边吵吵闹闹的文人才子们和长安纨绔们谁都不让谁,毕竟李毅没站出来说要帮公孙大娘看马车,也就算不得数,李毅看着两边人为了谁给公孙大娘看马车这件事情而开始针锋相对,感觉颇有意思,追星屌丝大概也就你们这般模样了吧,李毅正准备多看会戏呢,后面突然有人戳了自己一下,正想回头说别闹,结果一回头看到的是剑圣裴良俊那张老脸,李毅看到裴良俊对自己挤眼睛,在去看看不远处的公孙大娘一脸为难,就知道他是要自己出马给公孙大娘解围呢。
哇,你个老不死的,得罪人的事情不让你女儿干,让我来干啊?
当然了,李毅也就心里骂裴良俊两句,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的,这边干咳两声让大家不要为此事烦心了,自己带的仆从下人比较多,还是自己安排一个仆从来看着吧。
大家见周王殿下都说话了,自然也就不争什么了,纨绔们一个个的都扯高气扬,就好像斗胜的公鸡,李毅也不明白他们这般模样是干嘛,这不是刻意分化吗?那些文人才子们本来就仗着你们不好好读书没学问不乐意和你们一块说话了,这次又加了一个公孙大娘进来,怕是要擦出火药味来了。
所谓诗会,虽然表面上是说现场作诗什么的,但实际上大部分的诗都是提前做好带来念的,毕竟诗会的主题内容大家都提前知道,比如这次的内容就是一个“春”字,只要搭上关系的都可以,诗体不限。
当然了,一般像这样的诗会不可能是大家聚在一起,念几首诗就各自回家的。
诗琴书画都是各子相同的,这年头没有人说只会一种,真正的才子,那都是诗琴书画样样精通,大家都是一边走,一边看,看到好看的景色了就停下来吹波逼,念首诗,画个画,懂乐理的甚至于当场作曲,把好诗填进去,来一个诗歌表演。
当然了,如此风雅的场合当然少不了美人作陪,平康坊的姑娘,各个都是诗琴书画的好手,有面子的也能够喊到花魁作陪的话,那自然也是一桩风雅之事,文人才子里面不少都是喊了自己平日里相好的青楼名妓来参加这次诗会的,只是方才那些女人走到一边的小凉亭去了,这边人员到齐大家准备出发一边踏青一边找所谓的灵感了,自然也就跟过来了。
公孙大娘身为女子,理应是应该找个男伴一起走的,但现在公孙大娘明显是没有男伴的,就算是周王殿下这时候也是混在纨绔堆里,准确来说是被纨绔们包围在中间说说笑笑的,这就给大家一个好机会了,这边刚开始走,就不少人凑过去了,一边凑过去还一边念起诗来,有些带了平康坊女眷的才子这时候也忍不住了,旁边带着的女眷也不管了,也开始做起诗来了。
不过公孙大娘和谁都不亲近,你走进一步,她就退后一步,你做了诗,大家一起点评两句,公孙大娘也会说话,其中一个姓陆的才子文采挺不错,做了一首诗,大家都很称赞,李毅听不懂也就跟边上拍手喊666了。
结果李毅这边还在看热闹呢,后面又给人戳了一下,回头一看又特么是裴良俊,李毅就火了,我特么知道你是剑圣,功夫好,但你要再拿手指头戳我,我特么就要生气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