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连系统的存在他都要小心翼翼地进行掩盖,尽量让自己的研究不显得那么突兀,让一切都看起来有迹可循。
而且林禹从系统那里获得的技术和设计完全符合这个时代,没有一点点太过科幻的东西,这也是林禹能够放心大胆地将这些技术和设计拿出来的原因。
除了系统发布的仿生人这一点,差不多八九个月了,林禹还是一点都不敢碰。
他一直在想,仿生人这个研究的话要在什么时候拿出来才万无一失,这会儿他心里倒是有了主意,他要将量子计算机完全制造出来,等到这一项成果研究出来,那么仿生人这一项研究也就不显得那么扎眼了。
他的心里渐渐有了计划。
三天过去了,他拿着勾画好的资料去了胡院士的办公室,为了让自己熬夜的样子更加逼真,他每天才睡三个小时,终于让黑眼圈爬上了他的脸。
“胡院士,我有想法了。”林禹拿起一张张资料分别给胡院士展示,“您看这个,我们可以讲整个框架进行解构,拿出一部分东西发到卫星的外边,另外,整个量子计算机最重的部分其实是制冷设备,去掉这一部分,那么整个计算机的重量就会极大减轻。”
胡院士点头,“这些我们已经考虑过了。”
“我的想法是,把整个卫星都做成一个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中继器、以及网络发射设备全部进行一体化设计。”
“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些全部连接起来,那我们就全部放在一起,这样是最省事的。”林禹说道。
这些其实是林禹自己的想法,毕竟系统给予的资料里只有量子计算机的设计,但没有量子互联网的内容。
“我想既然国家想做太空互联网,那么就一定研究出了没有实体网络线路链接,就能传输网络协议的办法吧?”
胡院士肯定地答复了林禹,“对于量子通信来说,这点非常基本。”
如果要搭建互联网,那么就要让一台计算机链接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上,蓝星目前使用的互联网就是在实体线路上发展起来的,服务器和网络线路相连,最后通过网络终端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