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对都城省的了解没有人强过纪泉涌,毕竟他在那里工作生活了那么多年,甚至现在的都城省一大半的厅级干部都是他亲手提拔起来的,而余下的那些人,他虽然没有提拔之恩,但确也没有阻止,可以说在整个都城省中高级干部,就没有一个他不了解的,为此那里的官场氛围到底如何,是不是应该整治一下,他心中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对于都城省,纪泉涌也是有着很多想法的,其中之一便是想整治一下那里的吏治,他也清楚,一个地区长时间总是那些人主政,难免的会让其发展方向太过单一,甚至一些问题与毛病也会生存,因为总是那些人主政,那时间一长,这些人就会生出自大的习性,就自然的会失去一些热血的冲动和改革的魄力,还有就是一些错误的决定也无法那么被容易发现,毕竟让自己人去查自己人,通常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这个就会导致一些错误的决定会延续下去,话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只是虽然有这样的想法,可纪泉涌确是一直都无法去实现,说到原因,就是因为那些干部大多都与他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所谓手中手背都是肉,去处理谁他都有些不忍心。

如此,这个想法虽然有过,但确一直没有实现过,这也使得都城省的吏治之场有些不清明,甚至一些没有能力,但确只凭关系的官员也可以在这里获得到生存的土壤。而现在冯思哲决定从这方面下手了,纪泉涌心中倒是认为这是正确的,只是他怀疑的就是冯思哲的动机是什么。

倘若真是为了都城省好,对官场进行一次整顿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若是怀着打击某些势力而做的举动,那结果就会差强人意了。

“应该是为了都城省好。我与冯省长曾经聊过这些问题,他也明确的和我讲过,在他看中的只是官员的能力,而至于这些干部的背景他确并不在意,哪怕这个人是我们都城本土干部,但只要有工作能力,他还是会续用,反之,那不管这个人有什么样的背景,只要是一个庸官,他都不会手下留情的。”谢开权面对这个问题给予了一定的解答。

谢开权说的是都城本土干部,实际指的就是纪系,只是当着纪泉涌的面,他不好直说就是。

“这样最好。”纪泉涌听着谢开权的回答,便点了点头,事实通过这些日子的接触与了解,他对冯思哲也有了新的认识,别的不讲,单是在西川问题上,冯省长能如此的坚持,甚至不惜被暂停了省长职务,不惜被一些人错误的理解与认识,他还是在坚持自己的观点与做法,单是这一条,就是大多数官员也难以做到的,也就是从这些事情上,他感觉的出来,冯思哲是一个务实的干部,而非一个只要权利,不择手段之人。

“好了,好了,都城省的问题都不是我们应该操心的,那里还有其他的同志,有什么事情就留给他们去处理吧。”倒是一旁的方先生似乎想的很开,表现出了对都城省的事务并不是多么关心之态。

实际上,从方先生来到了京都之后,她的注意力便发生了转移,来到了京都之后,她方才知道,以前她的大局观的确不怎么样,目光也就是局限于都城一地罢了,可是来到了京都,看到的是全国的大局后,她才清楚,都城省不过就是全局的一点,这个地方不管是发展的如何,不管是由谁说了算,对国家大局都不会起太大的作用的。亏得她以前还以为占据了都城,就会让她有更大的发言权,可是现在她才知道,那不过就是因为中央不与她一般见识罢了,不然她又怎么可以在都城省安稳这么多年呢?

可以说,以前在都城省的时候,方先生还为自己把力量缩于一处而求得自保庆幸,可是这一次来到了京都之后,她方才知道,以前自己的目光多少的狭小,作为全国来说,都城只是一地罢了,中央能容忍自己那么多年,不是他们没有能力把自己如何,只是碍于自己以前的功劳,肚量大不和自己一般见识罢了。

所以,在来到了京都这些时间后,方先生也是积极的参与中央的各项活动,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做一些可以利国利民的事情。

那以她现在的心态听到儿子与干儿子在那里高谈着都城省一地的事情,当然就会露出不悦之色了。

三个人坐在这里聊着家常,没多久,阿芳就把饭菜准备好,接下来三人就入了席开始吃饭,而借着这个不错的气氛,谢开权也终于提及了都城省高层的人事格局,其中还重点的讲到了自己在冯思哲的推荐之下想任常委副省长的事情。

一省的常委,那绝对是具有实权的副省级领导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一个前途远大的干部,这也似乎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为此就算是方先生与纪泉涌也表示出了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纪泉涌道,“以前你就是都城省的常委,只是因为我的关系你才被迫的让出了这个位置,这一次又有了机会,没得说,我是全力的支持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