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页

可他的功劳,却远比在魏国的时候更大。

出将入相,变法图强,十余年间,秦国有了一支只听命于君王的军团,训练得法、纪律严苛。

西河之战,这老国士也早就说了,魏国已经被墨家削弱成了这个样子,秦国许多大臣都可以带兵战胜魏国了,而他因为当年的誓言是不可能亲自带兵去攻打曾是他一手训练出的魏武卒的。

吴起则忙于让秦国向西开拓,稳定生产、开辟土地、征召士卒、获取马匹。

秦国向西开拓的这些年,没打过一场数万人的大仗。

火枪、马镫、铁甲、铁器、纪律、改良的车战防守战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秦国向西开拓几乎是一路平推,一两千骑兵可以追着数万人的原始部落狂奔逃亡。

这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可以惊动天下的战功。

这种平淡中,秦国新建了四个县,收拢了十余万人口,扩大了百万亩耕地,将势力和屯垦政策推进到了猪野泽周边。

这个此时的天下排到前三的大泽地处后世的武威附近,也是后世河西走廊得以开拓的重要水源地。

秦人在此屯田开垦、收拢游牧之民垦荒种植,伴随着西边的贸易,这里逐渐富庶起来,也成为秦国西进的前进基地,并且成为了秦国实际控制有效统治的最西边。

更更西边的一些部落也开始臣服于秦,不敢轻动,使得秦国可以抽调更多的人口兵力向东扩张。

这一切都是无名之功。

而此时立下这些无名之功的老臣已然是油尽灯枯。

“天下已乱,秦将奈何?”

秦君如此询问,吴起反问道:“君上可知,灭楚一战难在哪里?”

这一点也正是秦君想要知道的,与魏一战,秦国虽然获胜,但似乎想要一战灭魏也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