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从另一个角度,说郭药师太会表演了,他高超的演技,竟然能蒙蔽住老奸巨猾的童贯。
或者也可以这样说,童贯太愚蠢,他辜负了赵佶的重托,他没能看清郭药师的本质,也没能将河北边防部署好。
或许还可以这样说,最愚蠢的恰恰就是赵佶,为什么要派童贯去考察郭药师呢?如果换另一个人去,也许就会是另一个结果。
其实,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宋国必然要用常胜军,而掌控常胜军最合适的人只有郭药师,别人无可代替,郭药师和常胜军已成为宋国手中很不好处理的一个问题,弄不好就会发生兵变,将靖康之耻提前,有可能这才是童贯重赏郭药师并极力拉拢郭药师的一个现实原因。
……
第五百六十九章 举兵南下
……
蔡绦被勒令停职了之后,是个人就能看出来,蔡京的宰相之位当到头了。
可留恋权势的蔡京,仍然不肯主动退去相位,他很希望自己能再当几年宰相。
赵佶在一等再等之后,终于再也等不下去了,于是赵佶让刚从燕京回朝的童贯和蔡攸去蔡京家,令蔡京上章谢事。
蔡京不得已,才上交了宰相的印章,并写了辞职的奏表。
蔡京这次出任宰相只有短短四个月时间,最后黯然下台。
纵观蔡京这一生,虽然逃不了阿谀奉承、曲意逢迎、舞弄权术、行事霸道、专权跋扈,但也不失为是一个合格的宰相。
如果蔡京能再年轻二十岁,哪怕只年轻十岁,有经验丰富又能力卓绝的蔡京辅佐赵佶走过这段最艰难的时刻,有可能就不会有接下来的靖康之耻发生。
纵观历史,李邦彦、白时中、蔡攸之流,与处于巅峰时期的蔡京相比,差得真不是一点半点。
然而,时也,运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