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普贤女说:“大家不要争了,我看三者皆可取。对大宋和大金以及水泊梁山,我们都派出使者求和,纳款称臣,它们三家谁先接受,咱们大辽就投靠谁,大家以为如何?”
众臣齐声说:“太后英明。”
萧普贤女望向萧干和耶律大石,问:“你们怎么看?”
萧干已猜到了萧普贤女的用意,所以微微一笑,说:“臣无异议,一切且听太后旨意。”
耶律大石也没有提出反对,他也明白萧普贤女的用意。
不过耶律大石考虑的要更深远一些,他想:“燕京眼看是保不住了,问题是,燕京如果不保,退出燕京之后,我们将向何处落脚?以现有兵力要想抗衡宋军、梁山军以及金军三面夹攻,取胜的可能性几乎等于是零,所以必须要早做打算。”
关于退出燕京之后的去向问题,耶律大石与萧干私下里其实曾沟通过。
不过两人的观点有些分歧。
耶律大石认为应该向西去,西部地域广阔,有发展的空间和余地。
萧干则认为应该向北,去奚族居住的区域,那里有群众基础,便于扩军和生存。
对此,萧普贤女其实也有自己的打算——萧普贤女也知道坚守燕京不会太长久,但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撤出的,而一旦撤出燕京,她只有去夹山投奔天祚帝,毕竟他们夫妻是将皇位传给了天祚帝的儿子(即秦王耶律定),因此,萧普贤女乐观的以为,天祚帝应该不会怨恨她,再怎么说,他们都是一家人。
当天,萧普贤女便派遣永昌宫使萧容、干文阁待制韩昉出使大宋,派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言、尚书都官员外郎张仅出使大金,派遣三司副使萧怀、参知政事李貌出使水泊梁山。
后两路暂且不表,只说萧容和韩昉从白沟河入境,先到达白沟驿站。
童贯闻讯,急忙与蔡攸、刘延庆、宇文虚中等人商议对策。
蔡攸提议说:“可用军礼接见他们,这样可显示出我军之威风。”
刘延庆和宇文虚中都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