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

勒胡马[校对版] 赤军 2077 字 2022-10-23

要说苏子高并非毫无见识之辈,而且本籍东莱掖县,距离汪洋大海也不甚远,船还是见过不少的,但……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多、这么大的海船哪!

他过去在海边见过捕鱼的小船,与眼前这些大舰相比,有若鲢鲤之比鲸鲨;他还在内河上见到过运粮的河船,恐怕十条拼凑起来,也没有这一条海船来得庞大。

等待良久,海船终于拢岸,下了碇石,随即又放下一叶小舟,载着卫从事翩然而来。双方见面行礼,苏峻的态度还是比较热情的。

——其实以苏峻如今的身份、地位,高过卫循不止一筹,但他知道对方乃是裴公微时故吏,那又岂敢怠慢、摆架子呢?

卫循转过身,指着船队说:“上载脱麸之麦六千石、弓百张、箭三百捆、铠十领,及精铁矛头六百具,足敷厌次之用了。”说着话朝苏峻笑笑,那意思:咱们资助邵续这么多物资,应该不掉价吧?其实再多也拿得出,但邵续一共才多少兵啊,多予无益。

苏峻连声说:“足够了,足够了。”随即朝卫循一拱手:“请教卫从事,此船可以载兵吗?”

第二十九章 万橹千帆

裴该留在徐州的那些幕僚,比方说卫循、周铸、妫昇、陆德等等,其中不少人的心理很不平衡。因为当日跟随裴该北伐的将吏,自入长安后纷纷加官晋爵,低的也得六品,高的如甄随、刘夜堂等,都已是四品将军了;而自己这些人留镇徐州,品位却迟迟难以提升——该做幕僚还是做幕僚,只不过主君从裴该转成了卞壸而已。

甚至有人忍不住想,我原本算是裴公的直臣,如今却要在卞使君麾下听用,那不是变成陪臣了吗?这简直是不升反降啊!

卞壸在察觉到类似迹象后,便即写信给裴该,提醒他注意此事。于是裴该逐一给故吏写信,安抚其心,并且给每人都布置了任务,承诺只要任务圆满完成,便可加官晋爵。

比方说对于卫循,裴该对其寄予厚望的乃是“海商”和“海军”两项。实话说无论淮水及其支流的整治,还是盐工、渔民的管理,都不算什么难题,换个人照样能办;唯独“海商”、“海军”之建,裴该在徐州时便曾多次与卫循恳谈,将后世不少理念灌输给了他,倘若换人,则还得从头教起,那多麻烦啊。

因而裴该许诺,只要你给我把海商管理好了,把海军建设起来——“即授伏波将军之号!”

有这根胡萝卜吊在眼前,不怕卫因之不肯实心办事啊。

卫循辛苦数年,对于海商的管理已然颇见成效。中国的海贸,发轫于春秋战国,成形于秦至汉魏,到唐宋时方始大兴,就理论上来说,距离万櫓千帆,沟通南洋,还得有好几百年的道路要走。这年月海贸尚不繁荣,主要是受制于航海和造船技术,说起造船,裴该几乎一无所知,根本帮不上忙;但对于航海,他起码可以改良和推广指南针嘛。

乱世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远洋贸易的需求,但对于国内航运而言,倒是一大契机。因为陆路不但山高水长,而且盗匪纵横、关卡林立,还不如走海上,数千里内既无盘查,海盗也很少,只要沿岸航行,则遭遇风浪导致船只倾覆的可能性又不高,安全系数和成本都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加以保证的。

因此在卫循的努力下,说动了不少江南土著经营海贸——因为他本来就是会稽人——主要来往于吴、会稽和东海之间。其中也偶尔有些胆大的船主,竟然直放辽东,去跟崔毖搭上了关系。海贸的收益直接造成两个后果:一,徐方大富;二,江东土著同样大富,对建康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