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页

左右亲随把袍子拿了过来,老唐略微打量了一下,又翻了翻袍子上的兜帽,兜帽有收紧的绳索,绳索头子上有金属扣子,一边是金子做的,一边却是金包银。

看了一眼金扣子,老唐看到了一个印记,顿时叹了口气:“唉,这是故人之物,小郎,开个价吧。”

听到老唐说是“故人之物”,卖货的贩子眼睛都亮了,正要喊个高价,不宰这种“人情”物件,不是对不起自己吃的这碗饭么?

只是刚要开口,却听后头一个壮汉低声道:“公爷,恁多人家,买得过来么?”

那壮汉看似粗莽,实际是老唐半个“智囊”,当年走南闯北玩嘴炮,是个得力助手。

这壮汉一看就知道唐俭打算买了这件袍子,然后返转洛阳的时候,再给人一个方便。

唐家的老部下比较稀奇,什么人都有。不是说职业,而是种族。老唐当年靠嘴巴舌头吃饭的时候,跟着跑江湖在达官贵人蛮族可汗之间流窜的亲随仆从,有鲜卑人、室韦人、靺鞨人、铁勒人、党项人、奚人、扶余人、蕃人、獠人……整个中原王朝有点名气的蛮夷,他帐下听讲的都有。

而眼前这件狼皮大袍子,就是一个室韦头领送给儿子的。那个儿子,就是跟着老唐满世界跑的亲随,弓马娴熟,是条好汉。

当年李靖搞突厥的时候,跟他一起逃出生天又重新相聚的人中,就有此人。

这也难怪老唐情绪难以抑制,实在是情分在这里。

“他家世本就不好,只是室韦小族,在长安时还能救济一二,迁都之后,便失了照顾。这等没跟脚的,两三代就败了的,老夫见得多了。”

顿了顿,老唐还是对年轻贩子道,“这袍子,老夫要了。”

卖货的小哥也算是半个走南闯北的人,能在洛阳新南市混饭吃,眼力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他耳朵尖,听到有人喊“公爷”的时候,就琢磨着是不是南方来的国公、郡公。

这几年因为拍马屁的缘故,厚颜无耻喊“爷”的奴婢多了去了,如今便是个“xx伯”“xx侯”,家里也是一堆人赶着喊“伯爷”“侯爷”,亲娘老子也没有叫的这么殷勤。

略微打量了一番,又寻思着这老公爵怕不是从武汉过来的,能去武汉的公爵,定然跟江汉观察使关系熟络。

如此这般想着,卖货小哥就暗暗咬牙:俺便赌这一铺,不若结个善缘,不去宰他这一笔,看这老先生年岁大,身边跟着的人,必然眼光独到。俺若是绕了些许,卖他一个收购价,未必不能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