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之时,君侯把持岭南,拥兵十余万。南海僻远,君侯可兴兵绝道自备,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屯田练兵,以待时变。至天下残破疲惫之际,君侯再北出三关,虎争天下,扫江南,夺南郡,举兵入武关,占咸阳,则大事可定也!”
“平与曹参,亦可于胶东响应君侯,以为策应,助君侯抵定中原!”
“届时,君侯进则可为成汤、周武,退可为伊尹、周公……”
黑夫合上信,无奈地摇头:
“陈平这小白脸,胆子越来越大了,信中每个字都够他诛三族啊……”
不过,陈平对局势的分析是到位的,几乎完美预言。
而那句“进则可为成汤、周武,退可为伊尹、周公”更是搔到了黑夫痒处!
他之所以南下领兵,就是想在无从改变秦始皇做派,也无从操纵政局的情况下,先丰满自己的羽翼。
有剑在手,才有底气做事,重铸秩序,靠的是枪杆子,可不是靠嘴炮和空等,更不是将一切都寄托在一个能否继位都难说的“好皇帝”上。
但碍于自己的身份,黑夫又不想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地反王们搞在一起。
他是秦吏出身,一步步从亭长升到侯爷,是体制的既得利益者,道德上,还受过秦始皇之“恩”,又是命氏,又是赠字,一点点,将他染上了秦的色彩——深沉的玄黑。
想洗掉?除非把皮剥了。
而局面上,手下虽龙混杂,但精锐主力,多是广义上的“秦人”,来自南郡、南阳、关中,这数万人的家眷都在各郡县呆着,受秦法律令约束限制。
若问将士们,是家人性命更重,还是昌南侯割掉的发髻、树立的墓碑,推衣推食的几顿饱饭更重?
对大多人而言,显然是前者更重要。
所以黑夫绝不可能做陈胜吴广,拼着手下叛离的风险,拼着秦地舆情谴责,傻乎乎地造反吸引仇恨,为王前驱……
性格使然,黑夫原本的想法就是坐拥大军,隔岸观火,在岭南做伏地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