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页

所以这个高人的架子还真的得端一下!

宰相章惇这个时候还没有离开政事堂回府,而是在政事堂的都堂内召集执政和枢密开会,讨论“援渤海”、“开商市”和“练新军”三案。

“……援渤海和开商市都是用谋,练兵才是务本!根本不固,用谋恐怕也难成功。可是要固本也非朝夕之事,所以今日就且议一议用谋的事情吧。”

章惇捧着杯茶汤,缓缓说着话儿,说到练兵固本,还是忍不住轻轻一皱眉头。这事儿很不容易,不过章惇并没有打算放弃——在大宋官场上要做成任何一件大事儿都不容易,可是章惇这辈子还是做成不少事情的。

所以做事的韧劲儿,他还是有的!不过今天要讨论的,的确不是练兵,这事儿仿佛还不是很急。

章惇抿了一口茶汤,接着道:“先说援渤海吧……诸位想必都知道渤海之族和汉人相差无几,着汉服,说汉语,定居农耕,受圣人教化,并非蛮夷禽兽。若契丹失国,代之以渤海要比代之以阻卜、女真更加有利。”

章惇虽然对辽国的情况所知不详,但也不是一无所知,还是知道渤海人是辽国境内除汉人以外汉化程度最高的民族。而汉化农耕又往往意味着战斗力较弱——在冷兵器时代,野蛮也是战斗力啊!

而且农耕之民因为生产生活方式远离杀戮,因此在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的情况下,战斗力是远远比不上游牧和渔猎之民的。

所以农耕和汉化的渤海人如果能取代契丹成为塞外之王,对大宋而言无异于上天庇佑,因此也是章惇极力想要争取的局面。

“相公,可是如今并没有一个渤海国啊。”枢密副使蔡京这时提醒道,“这钱该给谁?又该从哪里出账?又要怎么送到渤海人手中?若是被契丹人发现了,又该怎么交待?”

章惇点点头,蔡京提醒的对,援助渤海人这事儿不能依着寻常的外交路子走。比较渤海人还没有建国,他们还是大辽国的臣民。大宋向辽国反贼提供援助这事儿,怎么看都是违反了澶渊之盟啊!

莫说辽国朝廷知道了不好交待,便是大宋这边,不少官员大约都会反对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吧?

“这些事情都可以再议。”章惇斟酌着说,“总是能找到对策的。诸位就说说援渤海之事是否可行?”

“可行的。”蔡京说,“只要好生谋划,不叫辽人捉住把柄就可。”

枢密使曾布也道:“渤海人不是蛮夷之民,若是能代契丹而起,天下就能太平了,我朝只要能收复燕云十四州就行了,辽国的其他地盘都可以给渤海人。”

蔡卞则说:“援渤海和结燕云还需要通盘谋划,渤海人和燕云豪强的关系似乎不大好啊,我看这事儿还是要听听那个甚底慕容先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