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此前他早已经引狼入室,若还陪着台辅诸公瞎折腾,未必收效且不说,说不定还要连自己都给赔进去。
还有比较重要一点,那就是郗鉴并不认为在边事方面,江东还有人能够做的比沈维周更好。到了他这个年纪,难免会有私计,但私计之外,同样不能罔顾社稷前途。而如今,能够为社稷代言者,更多还在于沈维周。
所以既然已经无可避免,郗鉴索性干脆亮明自己的态度,完全站在沈维周这一边。虽然两镇比邻,往年这小子挖起他墙角来毫不手软,但这么多年来,对于沈维周这个人品性如何,郗鉴自认还是能够看得清楚,是一个值得托付之人。
听到道路两侧那些轰然不绝的欢呼声,郗鉴也是多受感染,笑语道:“今次王师北伐,我是老病难行,深感遗憾。今次也想从维周你这里多闻细节,略补遗憾。”
沈哲子自无拒绝道理,闻言后便也微笑颔首,便从三月出兵开始,将北伐详细过程,一一向郗鉴讲述一番。有郗鉴这样一个久事边镇的重将作为听众,也算是稍稍满足了他一直按捺的炫耀之心。
第0976章 云泥之判
“百万生民呐!”
同样是身临高位,又久事戎旅,郗鉴自然能够体会到这区区几个字当中所蕴含的沉重意义,一时间神情都略显迷惘,只是口中一遍遍的念叨。
战争打的是什么,或者说社稷根基何在?那如草芥一般微小的生民,涓滴成流,百川归海,他们才是华夏生机元气所在。尤其对于偏安江左的晋祚而言,生民多寡更是关乎存亡。
往年郗鉴或还觉得流民聚啸成患,又不遵从法令约束,为此苦恼不已。但是随着大片领土的收复,便更加意识到人口的可贵。
单以徐州军论,其实他们过往几年包括今年的事功同样卓著,收复徐州全境,包括青州、兖州。但其实真正的实力,并未因此激增,凡而由于需要控制的疆土太大,分兵驻扎,不得不背负沉重的负担。
郗鉴不是没有动念收纳难民,但徐州的底子摆在那里,很难做到大规模的收容难民。所以比较现实的应对方法应该是,军队主要集中在一些战略要地比如彭城、泰山这样的要塞地点,至于其他更广袤的疆土,则就需要掳掠而还。
所以南渡以来,虽然徐州始终处于对抗羯胡的最前线,军势有涨有消,但即便是有进,也很难将成果巩固住。久而久之,徐州一众将领们也就不再执着于城地得失,每次用兵都需要考虑掳掠所得这一因素,虽负王师之名,但较之奴军已无太大差别。
像沈哲子这样一口气收容过百万的生民,郗鉴真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由衷的钦佩沈哲子的气概,不独儿辈莫及,就连他自己也是自愧不如。
至于这当中所蕴藏的凶险,郗鉴自然也能深有体会。这种事如果容易做的话,往年江北任事者何至于那么保守,要让沈哲子一个后进专美于前。这当中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前功尽毁,乃至于粉身碎骨!
“时人不乏妄论维周你恃功而骄,恃武而横,但只凭此等壮举,中兴以来所谓贤能,全都不及维周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