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页

“齐国公虽然击溃了西贼主力,但西贼远远没有被消灭,这个时候齐国公当然应该趁势追击,剿灭其余部进而挥兵入川,从西贼手里夺回四川。故不仅不应该让其还朝,而应该令其中军前移,从九江移到武昌或者荆州,为收复四川做好准备。”

虽然和齐国公陈越没有多少过节,可在王铎这样的文官眼里,像陈越这样的武将还是离朝廷越远越好,特别是现在这种关键时期。

崇祯中风,好起来的可能极小,现在立藩王为嗣君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而立新帝这样的事情自然由内阁诸位阁老做主,若是把陈越调回南京,其凭借手中的兵权必然会干涉此事,也必然凭空生出很多变数。

而且,陈越手中掌握着强大的军队,若是在生出什么异心来,打起谋朝纂位的主意,以其的武功在军中的势力,又有何人能治?

都是老狐狸,虽然王铎没有明着说出,对王铎的担心史可法和钱谦益自然清楚。

钱谦益心中还怀着其他心思,自然也不愿陈越带兵回朝,不过既然王铎已经把他想说的话说出,钱谦益乐的闭口不言,只是点头表示同意王铎的意见。

史可法的心思和王铎差不多,见大家意见统一,便道,“既然如此,我就拟旨意,交由司礼监盖印吧。”

立哪位藩王为嗣君,关乎着大明的命运,这等事情一定得掌握在内阁之手,像陈越这样的武将绝对不能插手,以防福王之乱重演,这一点是内阁几位阁老的共识。

第741章 储君之争

经过三位阁老商议之后,共同认定齐国公陈越应该继续在前线指挥剿贼并伺机收复所有被西贼占据的领土,比如巴蜀。

于是,便有首辅史可法亲自执笔,写下了给齐国公陈越的圣旨。圣旨中共包含三点,一命五省经略府尽快整理大战的详细情况,并把立功人员的名单上报朝廷以便进行封赏,二是给此次大胜的奖励,朝廷从国库里紧急调用了五十万两库银,用以此次大战的奖赏,这批银子会和最近一批粮草一起运抵九江。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除恶务尽,既然江西的贼军主力已经被击溃,朝廷命令陈越把五省经略府前移,由九江移到武昌,着手收复湖广四川。

身为内阁首辅,史可法的文笔自然绝佳,写罢又经过钱谦益和王铎二人的润色,三人先后在上面签名之后,便派人送入了司礼监盖印。虽然崇祯昏迷不醒,不过只要由内阁拟旨经司礼监盖上玉玺之后,这便是一封完全合法的圣旨,皇帝看没看过并不重要。

对内阁的这封圣旨,主掌司礼监的韩赞周自然举双手赞同,圣旨一到司礼监便盖上了玉玺。

陈越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立储之事,国不可一日无君,一旦崇祯驾崩就必须得有新君登基。而以崇祯现在的病情,必须得尽快确定储君人选。而崇祯无子,立哪位藩王为储君就必须进行商议了,而这个权力自然在内阁或者说在朝廷的手中。几个阁老千方百计把陈越从九江赶到更远的武昌,也是不希望立储受到武将的干扰。

“诸位,陛下病重恐难清醒,其清醒时也并没有留下口谕圣旨,立哪位藩王为储,只能由我等替陛下决定了。各位可以畅所欲言,看看哪位藩王合适。”

此等大事,自然得由史可法这位内阁首辅当朝官员第一人主持,故史可法率先发话,希望能够现在内阁中形成决议,三人意见先统一,然后再通报朝廷诸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