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到这里,其他人都在发愣。但一生从不夸奖别人的老包,却忍不住为小魔王此番惊人的断案过程啪啪啪鼓掌。
包拯认为成功绝非偶然,他所谓的不懂法是他装出来的,他当时“抄袭”苏轼的律法见解过关也只是权宜之计,甚至是装疯卖傻。其他不说,在包拯的眼睛里,此番断案水平当得起今科状元。这案子如换和他同科的人来处理,五分之四以上人要被算计。
所谓不是蠢就是坏,不被算计的那群是故意拉偏架的。剩下的看得清楚全盘又不想拉偏架的,敢顶着民意强上最终又说服了民众的,还真只有王雱一个了。
从这里说,包拯认为欧阳修水平极其有限,在关于司法策论的考试中给了王雱满分,也算得是客观公正。
“你终于成熟了。”
包拯叹息一声,不等最后就起身离开了,因为这里已经稳了,无需老法官保驾护航。
其后,王雱一拍堂木道:“本官的判决自会负责,会接受一切监督和考验。关于王小波死亡赔偿案就此定案。以此案为见,各自都少些心思,竖立劳动生产光荣的觉悟,合力把大名府的事业做大做强。退堂。”
……
在后堂里坐着喝茶,就算见过大风大浪的王雱也感觉有些冷飕飕。
此番真的凶险,险些就踩他们的陷阱进去了。
古人说“兼听则明”诚不欺人,后来人说“让新闻飞一下”异曲同工。
当时只下意识感觉有些不对,在私下的几日走访过程中,不论官员、土豪、地主、百姓等任何群体都是一边倒的声音声援秀才,都说王小波死了活该,王雱就知道出问题了。
了解细节后,就连王雱下意识也觉得王小波死了活该时,就说明“一致性”太强。那么根据大雱逆向思维的经验,在军事上这属于“骄兵必败”的时候,在后世资本市场上则属于“势如破竹一片飘红、同时酝酿股灾”的时候。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就是那时开始,大雱决定以逆向思维来看待这个案子。这背后一定有某种政治目的。
恰好处于大名府各阶级急速扩张的新时期。人类有个特点是当势力和产业大了后,就想获得更大的特权以此来彰显牛逼。
假设防御权是恒定的,世家门阀拿走的越多,官府的就越少。
于是很显然这个粗放式快速发展时期,土豪资本想获得更大权限,除了可以保护他们自身外,甚至能一定程度对抗王雱的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