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抚宁县机械厂整天喊忙不过来,实在是产能被曹集占据了很大。可以这样说,现在抚宁县机械厂的最大客户就是叶庆华和曹集,叶庆华要的蒸汽机够他们生产十年以上的,而曹集主要是订购各种配件和机床,用来升级煤场各种各样的产业。
煤场的产业转行算是比较成功,当初王雱带着一群草根打抗寒保卫战,那曾经被称为神迹的半自动化蜂窝煤炉子生产线已经不见了踪影。
已经被曹集甩脱了那些低端产业,设备和生产线,市场等等,都甩给其他中小作坊去做了,听说还卖出了不错的价格。
不仅仅是蜂窝煤、蜂窝煤炉子,民用方面的低端生产,几乎都被他甩脱了七成。现在全面转型重工,研发开采矿井相关的设备和工具,然后火车、铁路、传统系统,抽水系统等等。
跟着来玩的二丫也觉得煤场大不同了。许多地方正规了起来,高端了起来,人情味也淡了些,不在是大雱时期那副又草根又贫穷、东家长西家短的形势了。
同样的,大雱把这个儿子生了出来,脏兮兮很粗糙的拉扯到半大,曹集接手把这里养大了,换上了新衣也镀了金边。
现在煤场人对大雱的印象停留在:跟着他过日子被管的很紧,拿钱较少。然后还有大雱脑洞大到违规蹭皇家土地,被皇后吊起打的事。
带着煤场转型成为高端产业,让大家工资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地位面子的时期,是伟大的皇亲国戚小舅爷领路,小舅爷号称煤场崛起路线的总设计师。
这就是现在的煤场总体形势,这些二丫接受不了,眼泪汪汪的,最喜欢在煤场玩的她决定以后不来了。王雱则知道这就是现实,也是“政治”需要。所谓一代人做一代人事,每个人都会有特点,有自己的风格。
曹集其实也很感慨,心理清楚,没有大雱这个领路人就不会有煤场,更别提成为现在占据三分之一工业江山的巨头,制造规模乃是地表最大,没有之一,抚宁县的全部产业加起来都比不过。
大雱也不服气,现在这里没人听我的了,哼哼,我会创业,很快又会拉起自己的队伍来,建设出自己的产业和技术,抢你们的饭碗,走着瞧。
带着眼泪汪汪的二丫离开煤场时,大雱是这么想的……
第四百一十九章 面壁思过
中秋过了就是深秋,天气渐渐凉了。
关于大雱的最后定论也出来了:去除一切职务差遣,保留官衔,留系列等候选用。
关于这事上并没有因为是宰相儿子、有大佬护着而改变。大宋这个时期的建制保守派是很强大的,总之就是做事一定有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