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里,殿外的文彦博耳朵贼灵敏,他一带头后许多人都跳出来打住了。
也在朝堂上的司马光却没发声。因为该说的别人已经都说了,司马光虽然不喜欢王雱,但是现在没有话语权,且也下意识认为这个不良少年可以解决问题,最多被他把皇帝的钱给捞走一些罢了。
但捞钱是肯定会发生了,别人捞也是捞,解决不了问题,救灾效力实在太低,有个两成的作用就不错了。那么或许王雱虽然也捞钱,却能把问题解决。最多解决不了的时候再追着咬就行了。
他们再次群体叫停,不许皇帝把流内官职封给一个小孩。如此让赵祯一阵郁闷,可惜赵祯这人想法多却不固执,上次大朝也答应暂时不让王雱流内,现在就不好意思赖皮了,只得改口道:“你们激动个什么,朕难道还能不答应你们。”
王安石道:“就事论事,陛下当然可以不答应他们。”
我倒,接下来又开始吵架了,这些家伙不敢说皇帝,但这明显丢士大夫面子的事,文彦博又开始带头攻击王安石。
赵祯觉得老王虽然是个铁头,可是毛病也不少,他少了一分他儿子的机智,执念却是大齐天。
当然不论如何,赵祯还是看重老王的,因为老王的存在对皇权更有利。
只有皇权加强了,当皇权试图励精图治且支持能人的时候,那才有可能达成变法。
就是这个原因,之前中书门下一直不是满血,相权一直都残缺。赵祯不是没想过改革,而是一直没等到适合的契机。
放相权容易但收回来难,那么一旦把相权过早解锁,举国气氛又是“士大夫崇拜”土壤,且改革激进派并不占据上风。
如此一旦解锁相权哭瞎的大概率就是赵祯。
早年范仲淹威望不够导致反弹太过严重,韩琦富弼他们也差不离。庞籍资格虽老可以信任,但赵祯发现他没有执念,不够坚韧,所以大概率也会顶着改革名誉却在和稀泥,还把完整相权忽悠了出去,收都不好意思收回来。
大宋就这德行,或者说古往今来的天下都这德行,权利和工资是一样的一般只能加。不加都可以却不能减,否则就又要混乱,要阵痛。而大宋基调中最怕的就是阵痛。
赵祯号称仁慈又多谋少断,现在就在想这些。虽然暂时没有过于急切的变法需求,但是赵祯已经几次三番的注意到了王安石的执念。
现在,赵祯想继续观察王安石的执念有多深,有多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