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当然相信。”太平公主说道,“还请陛下息怒,其实儿臣只是建议陛下,不要如此急于处理薛顗的事情。若能拖上一拖,结果或许会好很多。”
武则天眨了眨眼睛,“你言下何意?”
太平公主施了一礼拜下,说道:“陛下,儿臣杀官劫囚之罪,从未推脱。薛顗是否有罪,律法也会自有公论。但此时北方正在酝酿一场大战,这才是关乎国家社稷的大事。与之相比,儿臣之生死与薛顗之罪否,皆是小事。陛下要处理儿臣和薛顗,何不等到北方大战结束之后,再说呢?”
最后这句话,当真是一针见血的戳中了武则天的心中所想!
太平公主的话绝对没错,和北方的战局相比,太平公主和薛顗的事情全都是小事。
此战薛绍如果胜了,当他挥军回朝,所有明里暗里与他作对的人,到时候都会自动败下阵来,至少也会被迫停止一切针对他的动作,其中还包括女皇武则天。归根到底一句话,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都是罔然!
反之,如果此战薛绍败了,那事情也就变得更加简单了。武则天不必再费任何心思,就已经能够达到削弱薛绍的目的,甚至有可能薛绍就死在北方回不来了。那她再要如何处理太平公主,如何处理薛顗和薛氏大族以及和薛绍沾边的所有人,如何安排大周王朝的未来,就全都只在她一念之间了。
所以武则天认为,无论结果如何,太平公主的这个提议,仿佛都是万全之策!
“你先下去歇息。没有朕的旨意,你不得离开内廷半步!”武则天说道。
“是。儿臣告退!”
太平公主知道,母亲接受了她的提议。她默然的转身,走掉。
武则天凝视着太平公主的背影,心中暗道:太平,你已经把所有的赌注,全都押到了薛绍的身上。
你就那么确信他一定能赢?
你难道没有想过,以前他能赢,是因为背后有朕对他的大力扶持。但是这一次,他没有。
你就那么确信,他不会背叛你?
如若某天,薛绍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在北方自立为王独断乾坤,甚至有机会能取朕而代之。你猜他还会不会抛下唾手可得的那一切,回来与你这个糟糠之妻,同患难、共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