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得很,盛怒之中的武则天,也像郭元振一样有意无意的瞟了狄仁杰几眼。郭元振将皇帝的这个小动作收入了眼中,心中顿时一亮——看来她也在等着狄仁杰出谋划策,或者说,在等着狄仁杰来给她一个台阶来下。
皇帝与宰相之间如果这点默契都没有,那也就太离谱了。何况狄仁杰一向聪明绝顶,他马上站了出来拜言道:“陛下息怒,请听臣一言!”
“讲。”武则天龙袖一挥,做出了一个挺明显的“制怒”的动作。
“陛下,右卫的军士已经没有了统帅的号令指挥,群龙无首便随时有可能失控。何况他们现在正在气头之上,犹如一盆正在熊熊燃烧的烈火。此刻朝廷对其采取任何过激的举动或是施以刚烈的言辞,都如同火上浇油。”狄仁杰朗声道,“因此臣以为,哪怕陛下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也可以采取尾婉一点的方式来进行回绝。”
在座的人都听出了狄仁杰的话中之意,武则天更是一语道破,“你是让朕,施以缓兵之计?”
“陛下英明。”狄仁杰道,“一旦城门被破,百姓罹难神都蒙尘。此等后果,哪怕事后惩处所有的肇事之人,也将于事无补。”
“言之有理。”武则天顺坡下驴,并问道,“不知国老,有何高见?”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武则天开始用“国老”来称呼狄仁杰,以示对他的份外敬重。朝廷上下一并效仿,“狄国老”三字早已如雷贯耳。
狄仁杰道:“臣建议,先将拘押在大牢之中的党金毗等一干右卫将军释放出来,命他们出面安抚右卫大军。”
“你是说,右卫所有的将军?”武则天反问。
狄仁杰连忙拱手拜道,“除,郭大封之外。”
武则天心中一琢磨,郭大封出言不逊涉嫌谋反被逮个正着简直无可抵赖,党金毗等人只是受到一些牵连,这事早已朝野尽知。狄仁杰如此区处,倒也算是合情合理。
正当皇帝还在寻思之时,一个声音突然高亢响起,“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众人一看,宰相宗楚客跳出来了。
武则天眉头微皱,“宗卿,有何高见?”
宗楚客说道:“眼下右卫的军士已然哗变,便已是目无王法背反了朝廷。说白了,他们已经是一群亡命之徒,否则不会行此下下之策。此刻,如果朝廷再将党金毗等人放还,正好让群龙无首的右卫叛军有了主心之骨,这与放虎归山有何不同?因此,臣强烈反对放还党金毗等一干罪将。臣还建议,朝廷理当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军事部署以防不测。若能安抚,则是最好。如若不能,就当迅速的扑灭右卫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