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师派副将回城求见薛绍,请求援兵。薛绍没有派给曹仁师援兵,却给出了一道命令:实在守不住了就撤,跳荡军会来接应!
论弓仁被噶尔钦陵叫了回去当众怒骂了一顿,差点被他这位严厉的父亲斩于帐前。最终,噶尔钦陵给论弓仁加派了五百弓弩手,命他三天之内务必夺下第二关。否则就不用回来了!
战斗再次打响,比上次更加激烈。曹仁师虽然有了后路,但他根本不想再次败退回去,于是豁出了老命守死城关,甚至亲自上了城头搬起炮石怒砸敌军。
论弓仁也是没了退路,他让副将率军攻打关隘,亲自率领弓弩手和自己的亲勋铁前卫来攻取山顶。
这一仗,几乎是打了三天三夜没有停歇。
最终曹仁师被薛楚玉拽下了城头,带着残兵撤到了第三道防线后面。论弓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打下了第二关。
曹仁师一身是伤的来到薛绍面前,跪地大哭而不起。这一仗,他几乎打光了麾下的所有部队。
“曹将军面对强敌困守绝境还能把仗打成这样,已是万中无一的奇迹。”薛绍连忙劝慰他,“将军不要太过伤感,你非但无过还有功劳。”
“曹某所求,岂是一己之功?”曹仁师泣不成声,“八千将士,几乎死了个尽绝啊!!”
“战争,哪有不死人的呢?论弓仁的伤亡,一点都不比你少。”薛绍说道,“对比起上一阵来,我军已是进步极大。你难道就没发现这其中的变化吗?”
曹仁师止住了哭泣,点了点头,说道:“上一次,我三天就被论弓仁攻破了营垒,四五千兵马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而他的损失恐怕还不足千人。”
“这就叫,此消彼涨。”薛绍用微笑来安慰曹仁师,说道:“我马上就将全军大将都召集而来,听曹将军详细的说一说此战的经过,和一切心德体会。这花费了上万条人命换来的战斗经验,我们必须全都学会!”
曹仁师点了点头,到这时总算才明白了薛绍的用意——他是在用死亡和鲜血去换取战争的经验和教训。这听起来很残忍,但却是战场上反败为胜的不二法门。
薛绍心中的思路更是清晰,面对噶尔钦陵这样的强敌,不先交上一点“学费”是不可能找到战胜他的法门的。用一句老话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输得起的人,才赢得起!
“来人!”薛绍大喝一声,“先给曹将军治伤,好酒好菜只管搬来。我要亲自给曹将军把盏!”
薛绍的帅营里开起了一起特别的宴会,为战败者曹仁师庆功。没人对败军之战曹仁师表达出半点的不敬,相反,包括薛绍和娄师德在内,所有的将军都化身为“学生”,耐心又谦虚的听起了曹仁师讲课。薛绍还叫三名书令使从旁记室,把今天所有的事情和会议的内容都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