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像,当薛绍走在众将的最前列时,将会是众星拱月一般的引人注目。
薛绍向来不太喜欢这样的张扬,但这一次他没得选择,只能是当着数十万人的面去走这一回秀了。
次日黎明,洛阳皇城太初宫的钟鼓楼里刚刚敲响第一通鼓,整个洛阳古城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无数的百姓子民开始涌上街头,成群结队的去往皇宫聚集在则天门前。大量的御林军士兵从皇城里开了出来,在皇城前排开了行伍维持治安。
薛绍这些将军们早早的就起了床吃过了早饭,换上新甲骑上新马,在宰相岑长倩等人的引领之下走向了洛阳城。
洛水大营距离洛阳城约有十里路程。当薛绍等人才刚刚走到一半的时候,则天门前就已经是人山人海难于计数了。肯请武则天登基的万人上书,用好几张大车拖着就摆在皇城则天门的大门前,并且还不断有人上前签名参与请愿,其中不乏官宦贵族与才子鸿儒。
武则天端坐在宫殿里,静静的享受着这一个,属于她自己人生巅峰的美妙时刻。她心中不停的在回想,自己当年初初入宫时的模样。从十四五岁的懵懂少女到现在的花甲之年君临天下,是五十年的坎坷与拼搏。其中究竟有多少的酸甜苦辣与不堪回首,武则天只能是独自一人细细回想,细细品味。
上官婉儿走了进来,乖顺的跪在她的面前,“启奏神皇陛下,百姓奉上万言书肯请神皇早正君位荣登大宝!万言书已经送进宫来,就在殿外。”
武则天深呼吸了一口,叫侍人将一纸制令递给上官婉儿,说道:“你去则天门走一趟,宣朕制令。”
“是!”
上官婉儿恭恭敬敬接过制令退了出去,然后在一群宫婢宦官与千牛卫士的陪同之下,走向则天门。没人比她更清楚这是一份什么样的制令,因为这根本就是她早已亲手写下的,神皇拒绝登基的制令。她更加清楚,自己今天还不止要走这一趟。
“三让而后受之”,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当年太宗皇帝接受高祖皇帝禅位之时,也是经历过这样一道程序的。而今天的程度是这样的,百姓万言书是一请一让,百官与僧道联合请愿,是第二请第二让。等到两让之后,薛绍为代表的军方将领们就会和皇帝李旦一同登场。到那时,圣母神皇就会再也让不下去,必须亲自来到则天门前,接受万民所请同意登基为帝改朝换代了。
登上则天门的城楼时,上官婉儿情不自禁的微然一笑,“他回来了。一个时代即将结束,另一个时代,即将开始了!”
第0918章 江山万里
大漠上的突厥牙帐里,今日充满了惊惶的叫喊与愤怒的咆哮。
因为,阿史那咄悉匐的尸体已经被拖到了牙帐,就摆在了骨咄禄的帐篷前。虽然咄悉匐是个不怎么称职和出色的叶护,但也不该突然暴死在外。这就好比,大唐的太子或者亲王突然横尸于市井之中,哪能不让举国震惊?
有很多曾与咄悉匐相熟相善的酋长和将军们都跑到了牙帐来,或悲伤或愤怒的叫嚣着,一定要揪出凶手为叶护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