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页

当获得名次的北衙将士高兴又自豪的从天后手里接到象征荣誉的奖牌时,他们无形之中也就认识了天后,记住了天后,并且对天后的鼓励与褒奖记忆犹深甚至感激涕零。

薛绍看在眼里,悟在心中。李治花了大价钱来收买北衙人心,武则天则是身体力行的来亲近北衙禁军,在生活的细节中“和群众打成一片”。

物资的收买与感情的笼络,哪个更有效呢?

为期六天的北衙讲武,圆满结束了。

闭幕之时李治出现了,像开幕那天一样坐着马车阅兵。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武则天陪着李治一同登了车。于是乎,北衙禁军们喊的不再是“陛下万岁”了,而是“圣人万岁”。

二圣同朝,天皇与天后都称“圣人”!

薛绍心想,此时此刻李治的心里一定非常的郁闷,他花了大价钱和大心思想要“独霸”北衙禁军,却又被天后趁虚而入的捡了一些便宜人情去。

二圣之间的明争暗斗,还真是无处不在!

第0466章 非奸即盗

北衙讲武顺利的结束了,北衙将士们还意犹未竟的沉浸在这一场别开生面又充满激情与收获的盛会之中,薛绍已经在着手忙碌别的事情了。

按照二圣事先的允诺,讲武院拥有破格提拔两名副旅帅、四名队正与四名副队正,或是与这些官职等同级别的武官指标,将在讲武大会的优胜者当中遴选。

虽然北衙禁军里的所有士兵都是吃皇粮的“雇佣军”,但军官毕竟是少数。大唐绝大多数的军人穷其一生南征北战,临老了仍是个普通的士兵。或许有人能凭借军功得授“勋官”,但都只能享有荣誉与待遇,不是真正名义上的“官”。

在大唐这样一个“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社会里,由民到官,是天底下成千上万人梦寐以求。于是这一次,薛绍手中的十个“提干”的指标,成了数千北衙禁军、乃至朝野内外许多人一起盯着的香饽饽。一时间,很多人开始往来走动,几乎把一切能走的后门能托的关系都用上了,希望能够得到薛绍的特别眷顾,把握住这一次破格提拔的机会。且不说每天都有人当面来找薛绍说情通融,太平公主府与青龙坊薛氏故居的门槛也要被踏破了,就连程务挺与李谨行这位老上司都来找了薛绍,希望薛绍提拔一两个他们指定的人选。

僧多粥少,薛绍感觉到了在京城为官的最大难处——只要涉及到利益分摊,人际关系就会变得非常难处!

规章制度的确是摆在那里,但如果真的按章办事不讲情面,那很多与你关系密切或者是付出了巴结讨好与奉诚拥护的人难免心寒,失望之后就会没了指望,就会有所疏远甚至是背叛。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世上真正能够做到无欲无求大公无私的人,只是极少数而已。谁不指望抱上大腿平步青云,就连薛绍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二圣的特别关注与破格提拔,自己一介纨绔哪有可能蒙受朝廷重用并在短短的一年之类数次升迁,乃至于官居显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