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处薛绍微然一笑,上官婉儿生性谨慎,轻易不会对外人坦露心迹。如果她能明白我送她《诗经》的含义,等于也就是承认了她对我的心意。至于她会不会相信库狄氏托她代我传话,全在她自己的判断。如果她不理解我送她诗经的含义,就表示我薛绍自作多情了。那么就当是友人之间赠送一本书籍,也没什么打紧。
可以说,薛绍给出的这本《诗经》,既是一个传达信任的信物,也是对一份情意的验证。
稍后,库狄氏走了。
薛绍静下来思考了片刻,突然发现,自己在离开军队回到长安之后是如此的孤立无援——没有半个得力的政治帮手与政治盟友。面对朝堂军国大事,自己非但没有任何发言权,连申达意见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能让裴行俭成功的拜相入阁,这个情况会大有改变。要做到一点,薛绍就将无可避免的面对一个他眼下根本无可撼动的对手。
宰相,裴炎!
第0371章 犯傻
薛绍现在越发觉得“不到长安不知官小”这句话就是真理。在蓝田的时候,自己几乎可以呼风唤雨。在军队里,凭借扎实的根基与人脉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也好像斩露了一些头角。
可是一旦再次回到长安,薛绍发现自己仍是无权无势的孤家寡人一个。在大唐的政治体制面前,如今的薛绍仍旧只是一个左奉卫千牛背身,连集体朝会都没有参与过一次。
或许在外人看来,薛绍作为帝甥和驸马将有很多机会能与二圣直接对话。但实际上,除非是二圣主动问请薛绍,否则,薛绍根本没有权力在二圣的面前瞎扯什么国家大事。
在真正的权力面前,血统、身份和名望这些全都是虚妄的东西。
不在其位不谋其事,违反了就是僭越,这是政治大忌。太平公主宠冠天下被二圣奉为掌上明珠,她在这方面都特别的慎重,从来不敢信口开河的在武则天面前谈论什么政事。
当初,太平公主壮起胆来为薛绍求来一个七品闲官,都曾被武则天深深斥责。就在平常,太平公主的为人处世也相当的注意分寸,不敢做出政治上的僭越之事。这一次有人在蓝田欺负到了薛绍头上,太平公主都生生的忍着没有出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轻易就去干涉政治与律法。
现如今,对薛绍这样的“皇族外戚”而言,越权干涉国家的军政大事更是大忌中的大忌。因为当今天子李治在继位之初,就曾受过长孙无忌的“外戚揽权”之苦。从那以后,李治很难对大臣产生真正的信任,也非常的忌讳外戚参政揽权。此前武则天的娘家人武承嗣等人被罢官,其中或多或少也有李治这样的心态在里面。
“难道我就只能坐以待毙,听天由命了?”薛绍越琢磨,心里越有危机感。
不行,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念头传达到二圣的耳朵里。二圣掌管天下,靠的是管好宰相重臣与朝廷中枢。他们寓居深宫,比宰相更加不了解边疆与北方草原的真实情况。如果裴炎怀抱私心鼓动唇舌说服二圣接受了他的主张,那很有可能会是一场重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