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页

“那么将军意下如何呢?”薛绍问道。

“我想采取一个折中之法。”阿史德温傅说道,“首先,我个人表示愿意归顺大唐,并且愿意送还我私有的三千汉奴,以示我归顺的诚意。其次,草原部族的整体归顺恐怕还要费些时日,为了避免大唐皇帝陛下与朝廷的猜忌,我愿派我的亲生儿子埃屯特勤携带草原部族的人口薄册和进献的贡品,前往长安面圣,代表我和突厥部族向大唐的皇帝陛下示以崇高的敬意,和归顺的诚意。”

薛绍一听,阿史德温傅真是太狡诈、太狠毒了!

他居然不惜抛出自己的儿子,来行使这一条缓兵之计。如果大唐的朝廷接受了阿史德温傅这种形式的“归顺”,裴行俭麾下三十万大军自然就要撤回。到那时,阿史德温傅仍旧坐拥草原叛军割据为王,对外没有了裴行俭大军的威胁,对内还能铲除时刻对其地位构成极大威胁的埃屯特勤。

再有,阿史德温傅在抱得美人归的同时还能赢得无上的声望,并将最大的“情敌”埃屯特勤赶到了长安去做人质。

所有的便宜,都将被阿史德温傅一人占尽。

“唐使以为如何?”阿史德温傅笑眯眯的、小心翼翼的问道。

“中原历来崇尚中庸之道,将军所提的议和方案,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计。”薛绍不动声色的道,“其实我心里也清楚,如果要将军马上率领全体草原部族去归顺,仓促之间很难办到。但是如果一再拖延,裴公和大唐的朝廷也不会答应。”

“那唐使是答应了?”阿史德温傅面露一丝喜色。

薛绍做沉思状,沉默良久。

阿史德温傅也不打扰,耐心的在一旁等着。

“不知将军打算,如何安置阿史那伏念?”薛绍突然说道。

阿史德温傅呵呵一笑,“唐使说笑了。伏念是你们的俘虏,我何来权力安置?”

薛绍一听,这意思太明显了——伏念就交给你们了,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不关我事!

薛绍仍是不动声色,说道:“那么将军打算,何时安排埃屯将军与我一同回往朔州?”

“明日,如何?”阿史德温傅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