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族群之中,都不是只有土人,都有一部分大明与土人的混血后裔。
这些混血儿大多同时懂得大明雅言和当地土语,他们是现成的翻译人员。
郝仲义在自己考虑,结合上课学到的经验,选择了把几个机灵的翻译任命成了副组长。
组长全都是混血和族人或者朝鲜人。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在大明的所有藩属国族群中,和族人与朝鲜人地位最高。
他们与大明人形象最为接近,受到大明的影响最为强烈。
他们在海外的时候,只要不是自己自报身份,异族根本分不出他们与大明人的区别。
有几个南越人和吕宋人稍微有点意见,尝试着对自己的队长施展了阳奉阴违。
朝鲜队长去找郝仲义打小报告,和族队长直接动手揍了他们一顿。
郝仲义知道情况之后,就参考自己上课学到的知识,组织了一个纠察小队,负责维持这个移民队伍的纪律。
让纠察小队惩戒了私下斗殴的和族队长,也惩戒了阳奉阴违不听话的南越人。
郝仲义的威信再次上了一个阶段,移民队伍的秩序迅速稳定了下来。
后续的时间还很漫长,郝仲义觉得在船上反正也没有事情,就亲自带着翻译们给那些土人上课,教他们常用的大明语。
大明语那是世界通用语,会说大明雅言都是贵族和文化人的象征。
普通的土人平时是没机会学,现在有机会了都是格外用心。
移民船一路走走停停,一直走到三月初,才终于抵达了蒙县。
蒙巴萨城已经改名蒙县了。
蒙县的中心是一个深入内陆的海湾。
海湾在内部分叉变成了两个小海湾,分叉的地方中间有一个椭圆形的岛屿。
蒙县目前的县城就在这个岛屿上。
蒙县所在的岛屿两侧,都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大部分地区水深超过二十米。
进入海湾的航道上,水最浅的地方也超过十五米,十万吨的大船就能直接停靠。
整个墨洲东海岸,除了最北端的埃及和最南端的南墨洲,蒙县几乎是唯一的大型港口。
这个港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向小西洋的常驻舰队,很可能会以蒙县为母港。
移民船在蒙县码头靠岸,郝仲义从船上下来的时候,身后跟着六个组长,六十多个移民家庭,总共一百二十多个来自不同种族的移民。
就算是上船最晚的波斯、天竺、鞑靼人,现在也多少都懂了几句基本的大明语了。
绝大部分都已经能够认识自己的名字,少部分甚至能写出自己的名字了。
郝仲义带着一大群人,跟着码头上的引导人员来到接待处,报告了自己带领的移民的数量和家庭数量,接待处的干事检查和确认了信息之后,出具了一份单据让郝仲义签字。
办完手续之后,郝仲义领了一个牌子,跟着一个大明干事进城,去未来的住处。
蒙县是一个千年古城,可信的最早记载是大食人在九世纪的时候留下的,但实际城市的起源显然比这个后来者的记录要更早很多。
蒙县是东墨洲最重要的港口,原本是墨洲人的土地,大明的郑和船队曾经抵达这里。
后来大食的阿拉伯人、天竺人、波斯人,泰西的葡萄牙人、英国人、德国人,都曾经争抢过这块地盘,都留下了他们各自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