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李叔同是印光大师的徒弟。
就连一向嘴皮子刻薄的鲁迅,对太虚大师的评价都是“和易近人,思想通泰”。
真正的大师,那都是有独特人格魅力的。
吕碧城见两人聊得起劲,突然提出疑问说:“大师,周先生在欧洲时,曾说过一番话令我迷惑至今。还请大师为我解惑。”
“你说。”太虚大师笑道。
吕碧城重复周赫煊曾经的话,说道:“周先生说,在他看来,佛是大智、大悲和大能的人格体现,佛代表着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圆满境界的人格。佛不是万能的,佛不能赐予我们以解脱。佛只能教导我们,引领我们凭借自己的努力来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让我们下地狱,不管是天堂般的西方极乐世界,还是恐怖的十八层地狱,都是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得来的。大师,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阿弥陀佛!”
太虚大师诧异地看了周赫煊一眼,笑道:“周老弟所言,甚合吾意!”
“大师也赞成这种观点?”吕碧城惊讶道,她显然没有读过太虚大师的《真现实论》。
太虚大师指着周赫煊微笑道:“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周老弟能说出那番话,已窥真现实之境,我也是六年前方才领悟此理。”
吕碧城顿时傻眼,因为太虚大师说的那四句偈语,跟周赫煊的一番话相似度极高,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
沉默少许,吕碧城又问:“大师,我修的是净土宗,你修的是禅宗。周先生曾问我,既然佛与佛没有区别,那么禅宗和净土宗又有何分别?”
太虚大师微笑着朝东方一指:“此去上海,可以乘船,可以坐车,两者又有何区别?”
“殊途同归而已,”吕碧城虽然听懂了,但还在纠结,“虽然殊途同归,可所走道路还是不同的,既然佛是一样的,为何要选择不同的道路呢?”
太虚大师摇头道:“你的心乱了!”
吕碧城顿时愣住,随即合十苦笑:“阿弥陀佛,多谢大师开解,曼智确实着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