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页

常凯申对此非常重视,电令外交部再次派来专员解决问题,同时勒令天津市政府和市党部停止排洋活动,电车业务的公开拍卖计划立即搁置。

在天津市政府的协调下,天津各行业不再罢工罢市,但游行活动却无法禁绝。天津电车公司想要重新铺铁轨,可头一天刚铺好,第二天就发现没了,不得不派人24小时分路段蹲守。

电车公司的总经理范本克四处奔走,终于有人给他支招:“想要解决事端,必须找周先生才行。”

范本克连忙带着礼物登门造访,可连周赫煊的影子都没见到,只得到佣人的一句回话:“很抱歉,周先生去洛阳开会了,至少要一个星期才能回天津。”

范本克的肺都快气炸了,把带来的礼物全扔进海河里,顿时引来几个路人跳河争抢。

稍微知道点内情的天津人,如今提前周赫煊都要竖大拇指:“周先生是天津的这个!”

第463章【国难?】

“以大无畏之精神,作长期之奋斗,以黜暴力而伸张正义,以保国家之人格,为民族争生存……”

上面这段话,是常凯申决定迁都洛阳时说的,听起来似乎振奋人心,但背地里却糟糕透顶。不管是常凯申,还是汪兆铭,都巴不得早点结束“淞沪之战”。

中央政府已经彻底没钱了,国家主席林森甚至在2月初通电全国:“自即日起,所有在国府各机关服务人员,一律停止薪俸,每月仅酌发生活费若干,以维持个人生活。”

可怜那些没有外水的民国基层公务员,连工资都拿不到,甚至发基本生活费都要“酌发”。

中央政府连年打仗,接着又遇到全国性水灾,没存货、没税收,能有钱才见鬼了!

洛阳人民就更加头疼,好端端的突然祸从天降,中央政府莫名其妙就要迁都过来。一下子搬来那么多人,城市街道拥挤不堪,物资跟不上导致物价飞涨,底层百姓的收入根本买不起粮米。

迁都洛阳的馊主意,就是张继那老家伙提议的,常凯申没有多想就同意了。

最开始的迁都工作,是在日军攻打上海之初就进行的。十九路军还在淞沪抗战,以常凯申为首的中央政府就开始跑路了,甚至可以用“仓皇出逃”来形容,连中央政府重要文件都来不及整理装箱,用麻袋一捆就塞火车运往洛阳。

这得多孬种啊,日军只攻打了上海几天,南京政府就一窝蜂的往洛阳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