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页

总的来说,在“九一八事变”上,张学良和常凯申最开始观点差不多,都希望利用外交手段解决。在局势迅速恶化以后,他们也都想要反抗坚守,很可惜已经太晚了。

不同的是,常凯申希望张学良能够坚守锦州,这是东北的最后屏障。只要守住这里,日军就无法完全占领东北。

而张学良呢,他刚开始想要坚守,可渐渐就失去了胜利的信心。因为关东军越打越多,连日本国内都派部队增援了。在根本无法获胜的情况下,张学良转而想要保存实力,干脆把东北全部丢给了日本人——此时东北实质上已经沦陷大半。

周赫煊在关东军攻打锦州时,便没有再继续劝谏了。因为劝也没用,大势已去,日本占领东北已成定局。

即便张学良热血报国,把奉军精锐全部搭上,最多也就拖延几个月时间、增加关东军的伤亡而已——日本国内可以无限制的增兵,因为在关东军围困锦州的一个月以后,日本内阁就被逼得全体辞职,日本军方想干啥就能干啥。

日本这台军国主义机器,已经猛烈的开动起来。

别说东北,那些发了疯的日本军人,还在天津搞事想占领天津,甚至特么的派兵攻打上海——“一二八事变”。

第440章【进退】

“娘希匹!”

常凯申愤怒地将一份报纸掷在地上,向来表现稳重的他,此刻已经气得脸部肌肉微微颤抖。

宋子文默默地捡起报纸,劝道:“主席,报纸上的胡说八道,何必去理会?让人查封报社即可。”

常凯申吼道:“报馆可以查封,人心却查封不了。他张汉卿丢了大半个东北,现在居然赖在我头上,说什么我下达了‘不抵抗令’!”

“广东那边的宣传把戏而已。”宋子文安抚道。

常凯申是真的好气啊,他确实有给张学良发过密电,但都是用讨论商量的语气,称张学良为“兄”,希望张学良不要理会日本人的挑衅,尽量避免事态扩大。

这就叫“不抵抗令”?

鬼知道那些密电是怎么曝光出来的,反正现在成为政敌攻击的借口,闹得全国百姓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