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原因嘛,罗家伦认为那些教授不合格,要么学术水平不行,要么个人品行太差。
紧接着,罗家伦又亲自聘请各种学者和大师任教,并且大兴土木,许多清华后来的建筑都是他在任期间修的。本来偏文科的清华,在罗家伦手里疯狂发展理工科,为日后清华优秀的理工专业打下基础。
罗家伦当清华校长时,清华一年花掉的钱,比平津两地其他九所公立大学加起来还多。
有钱,任性!
罗家伦是认定目标就不撒手,他有次为了请一位学者去清华做教授。对方不同意,他就直接赖在别人家不走了,硬生生软磨硬泡把人请到了清华。
至于结果嘛,清华虽然在罗家伦手里从教会大学变成公立大学,而且迅速发展壮大。但罗家伦本人,却被清华师生给赶走,狼狈不堪地落荒而逃。
因为罗家伦在清华玩党化教育,号召人人信奉三民主义,而且还搞军事化管理。他把全校分为四队,每队设有大队长,队长与学生一起生活,早晚都要点名。别说何时起床、何时睡觉,就连何时吃饭都有硬性规定,男生还必须穿统一制服,每周除了操场训练还有野外演习。
谁他娘受得了啊?
许多学生都有晚上看书的习惯,到早晨根本起不来。后来著名的哲学家张岱年,本来是考入了清华的,就因为适应不了每天六点半的早操,生生转学到北师大。
周赫煊也是受不了的,他本以为轮船靠岸后,罗家伦就会去北平当校长。
谁知道,罗家伦居然跟着周赫煊走,一直追到周赫煊家中。
“周大哥,你回来啦?”婉容欣喜地说。
周赫煊问:“就你一个人?”
“雅泉还在上班,小冬在天台晒太阳,”婉容疑惑地看着罗家伦,“这位先生是?”
“你别管他。”周赫煊都懒得介绍了。
幸好他没介绍,否则被罗家伦知道婉容的身份,恐怕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