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只是道路艰险,等闲难得逾越。”
赵景裕倒吸一口凉气,一侧的高栩等人也都脸色大变——好在魏人不知道这些山中秘路,否则只需派出一队轻兵包抄过来,截断榆城与邯郸的联系,榆城的五万赵军主力便都是瓮中之鳖!
高栩立刻道:“公子,应当立刻告知君上,派士卒把守此地!”话音刚落,高栩又呼吸急促起来:“公子,若是魏军不知此路,我军也可以沿着此路出击,偷袭魏军后方大营!”
老药农立刻道:“魏狗决然不知此路,我等老兵愿以头颅担保!”
一旁的其余赵卒立刻向着赵景裕投来了期盼的目光,赵景裕沉吟片刻,当机立断:“此乃天赐战机,不可错过!立刻精简队伍,选出五百精兵随本将军出发,另外五百人继续押运粮草军械前往榆城。”
赵三公子本来只打算在这场战役中充当后勤大队长的角色,可眼下机会摆在眼前,赵景裕也雄心骤起——按他说的,他毕竟也是老赵人,更是赵国公子,若能有益于这场战役有益于国家,冒些险也是值得的。
……
赵王赵平昇将头盔重重地砸在案子上,怒哼一声:“魏武精兵,果然名不虚传!”
帐中一众赵国将军明白赵王为何如此焦躁:魏将庞浚的攻势出乎寻常地坚决,魏国武卒的战力之强悍也是出乎预料。今日仅是首战,魏国军队便顶着盾牌冲到了城脚下——这往往是破城的前兆。
魏武精兵在坚盾厚甲的保护下展现出来了惊人的纪律性:闻鼓必进,闻金必退,仅仅一日便顶着赵军的箭雨用沙包等物填满了榆城前面的壕沟。
好在魏人还未打造好云梯等大型攻城器械,短时间内还无法攻上城头,榆城的五万赵军眼下还不至于要和魏武精兵在城头上肉搏。
赵王的亲信禁军大将李婴起身拱手:“君上,魏人要准备大型攻城器械,三五日之内想必无法采取有效的攻势,我军有足够的喘息时间。”
赵王点了点头,随即有些忧虑地叹了口气:“本王倒是不怕和魏军死命厮杀,只是赵国粮草不多,拖不得许久……不怕和魏人拼死狠打,只怕庞浚拖着不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