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4页

这使得赵昭作为一名魏人,在齐人心中得到了极高的声誉。

事后,在乐弈的要求下,田讳出面说服管重、鲍叔等在破城后辞官的齐国公卿,最终说服这些齐国公卿为了齐人而在魏国出仕。

而齐国的猛将田武与其子田恬,亦在明确意识到大势已去后,投降魏国。

唯独田耽仍然在逃,试图逃往楚国,借助楚国的力量复辟齐国。

十一月,魏军主帅乐弈派季武、燕绉、李岌、屈塍等人追击田耽,又命许历切断了田耽逃往楚国的路线,将田耽困于琅琊郡的“莒(ju)县”。

田耽几次突围失败,终于意识到大势已去,再加上田讳的劝说,田耽最终投降于魏国。

至此,魏齐战争结束,魏国吞并齐国,齐国覆亡。

第0330章 昭武八年

魏昭武七年十一月,魏国朝廷遣礼部左侍郎何昱,携郎中郑习、范应等几人,乘坐船只抵达临淄,代表魏王赵润,与齐人商议“齐国降格为魏国郡国”的事宜。

此时齐王吕白已绝食而亡,左相赵昭亦殉国而死,田讳、高傒、管重、鲍叔、连谌等原齐国公卿,团结一致,希望通过非暴力的外交手段,尽可能地为齐人——其实主要是齐国的贵族——争取利益。

正因为如此,田讳、田耽、田武等人并没有像齐王吕白与左相赵昭那样“殉国而亡”,而是被迫选择投降魏国,毕竟他们身背后都有家族,且不具备像“左相赵昭”那样“任性”的权力。

赵昭是魏人,非但是魏国的公子,而且还是魏王赵润曾经关系极好的弟弟,因此,赵昭为齐国殉国而死,就算魏王赵润站在兄弟情谊的角度很是气愤,但最终呢,赵润还是决定将赵昭安葬在齐国,维护了赵昭在齐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声誉。

甚至于,还授意册封赵昭之子赵梁为“东安平侯”,得享“东安平”、也就是与隔着淄水支流与临淄相望的那座县城为封邑。

但田讳、田耽、田武等人却不同,若他们陪同齐国殉死,魏国肯定不会刻意照顾他们的家族,家族难免因此而衰败。

虽然这听上去似乎很现实,但事实如此:当君主还在抗争的时候,作为臣子,当不吝生命为国效力,哪怕为此牺牲自己,但倘若君主都放弃了,那么臣子的坚持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这个时候再考虑自己家族的事,世俗基本可以谅解。

像釐侯韩武、雁门守李睦、齐相赵昭这种,终归还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会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家族做出更好的选择——而这并不能否认他们此前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