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4页

可不能落个廖永忠的下场,虽然封侯,名声可不是太好听。

不过眼下也顾不得许多,现在是东江镇和毛文龙头疼的时候,大战差不多打完,阿敏肯定顶不住压力,迟早要从平山退兵,不过进汉城,入秋之后到朝鲜就食的辽民也会陆续返回各官庄,秋耕之后才是冬闲,为来年的春耕和收获做准备,皇太极很重视汉人的劳力,不会把几万人留在朝鲜不管不问。

大战将了,尘埃却不会落定,现在是毛文龙要头疼,打笔墨官司的时候要到了。

“且瞧热闹。”温忠发有些无奈,有些感慨,也有些轻微的意气风发。

“嘿嘿。”秃头颇为兴奋,说道:“陕西已经到处有百姓造反,东江又这般德性,我看就是应了大人的那句话,不必着急,敌人会一天天的烂下去,我们会一天天的好起来。瞧吧,我秃头也有封侯那天!”

……

毛文龙确实在头疼,朝鲜往大明的使节团刚到云从岛就被他扣住了,看到朝鲜国王给大明的国书,还有朝鲜大臣的奏报,毛文龙为之大怒,将使团驱赶回去,令其修改国书之后才会放其入海赴登莱,再赴京师。

这样做肯定犯忌,就算天启皇帝一直偏爱毛文龙和东江镇,这一次估计也会相当的难堪,甚至很难过关。

一个幕僚建议道:“大帅一不作二不休,干脆将使团尽杀之。”

“屁话。”毛文龙未说话,一旁的毛承禄就大骂道:“这是要造反?朝鲜人不会从别的地方绕道到大明,尽杀其使团,父帅要怎么解释,要起兵造反?”

这幕僚弄了个灰头土脸,不敢再说。

第1658章 诿过

毛承禄抱拳道:“父帅,不如叫孩儿率内丁出岛,和建虏真打一打。”

“罢了。”毛文龙面沉如水,说道:“锐气已失,建虏不是好相与的,我的孩儿们栽培出来不易,不要凭白叫他们去送死。”

毛承禄也觉得现在打没啥机会,后金已经收缩后线,不象刚到铁山和青龙山一带时把兵力展开,那时候打还有些机会,现在再动手,真是晚的不能再晚,纯粹的硬拼,恐怕只能拿内丁的人命去填,不要说毛文龙不舍得,他毛承禄也一样不舍。

“只能上书朝廷陈情。”一个积年的老幕僚道:“还是用老招法,一是夸大敌兵人数。二是夸大我军战果,三来抱怨粮饷不足,四来说朝鲜君臣无用。第五么,就是其挟怨报复,故意抹黑我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