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雪之后,前进连队却并没有直接北上,张彦升和卢四一直在接收陆续来报道的志愿人员。
和普通的连队不同,北上部队只接受志愿人员,哪怕是个塘马都是志愿的。
各部队普遍有报名点,愿意报名北上的随时可以登记姓名,在核实个人信息和综合考虑之后,各部队会把合格的人员名单上交,然后由北上部队再分配到各个连队之内。
由于全部是志愿人员,部队人员的素质相当的高,不管是个人意志和毅力,还有体格和各种能力都是相当的强悍。
很多人马术过关,体力相当强悍,并且有相当多的军医随行。
北上之后,面临的是长期在敌境内活动或作战,军司高层提醒过,不要把那些来会盟过的部落的恭顺当成常态。
如果沿着各江河持续北上,面临的可能是那些长期在密林和河流边缘活动的纯粹的野蛮部落。就算他们曾经受过册封,最少已经百年以上不通音信,对外来入侵者敌意甚重,他们在正面战场上不堪一击,但可能会用持续不断的骚扰来消耗北上人员的体力和警惕心,百密会有一疏,而在北方的河畔与密林深处,一次疏忽可能就是一条人命。
在长期的驻守和面对游击式战法的消耗下,北上部队是不是能扎下根来,也是和记在数年之内完全收复奴儿干都司的底气所在。
先遣部队扎下根来,疏理出通道,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都能畅通,那就是辎兵工程部队持续进入,修驿道,建立驿站,修出城镇,可能在早期规模不会很大,但松嫩平原的土地足够诱惑,先建立几块大的农耕基地,建立城堡和集镇,成为继续北上的大型基地,然后就可以再一路推进到海边,将这一大片土地彻底拿下来。
第1585章 窥关
在基本建立了连队架子之后,张彦升等人还是并没有北上,而是奉命南下,参与一次护送任务。
他们从科尔沁右翼南端南下,走了不到三百里就抵达古北口外,前方是绵延不绝的山脉,那是燕山山脉,古北口等长城防线就在眼前,还有蓟镇一些毁弃的在边墙之外的火路墩和军台。
这是大明力量强盛时的遗址,现在已经长满枯草,有一些朽烂的军事物资,比如铁盔,兵器等等,也发现了一些可疑的骸骨,张彦升都下令将其埋葬了。
在枯草和积雪之下还不知道埋藏着多少过往和秘密,只是对这些青年军人来说,他们还没有探寻的兴趣和动力,只能留待给后来人。
张彦升和卢四对突破长城防线倒是很有兴趣,两人经常策马偷偷抵达古北口不远处,偷偷观察看建立在山脉之上的雄关隘口。
这里已经有过千年的历史,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异草原民族的明证,这一段长城建立在山体与潮河流域,由战国时齐长城与明长城交汇组成,在嘉靖年间古北口这里也重修过,关城巍峨壮丽,令人感觉一种战栗般的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