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页

毕竟青城在汉人士大夫眼里和有识之士眼里毕竟是蒙古人的地方,说是汉唐强时这些地盘都是汉家和盛唐的,但汉人失去这些地盘已经有大几百年了,安南这样属于中国千年的地盘都丢了,还说草原?

河套地区就不同了,一直是汉家领土,而且是一块好地方,黄河百害,唯利一套,连不出家门的秀才都知道,如果能复套成功,张瀚的在士大夫心里的形象和地位会猛然高涨一截上去,所谓声望,就是这样起来的。

所以这一仗,张瀚必定会自己亲自领兵,这个声望,仅次于所谓岳飞直捣黄龙府,最少在此时的大明,除了剿灭东虏之外,也就是复套成功的声望最高了。

加上青城,库伦,张瀚在人们心中将不再会是一个侥幸击败蒙古的商人,他麾下的和记商团军也将不是普通的商人组的团练,而是足够横行草原,施行灭国灭族之战的强大武装。

复套之后,估计就会有相当多的人从各处来投奔和记了。

野心家,冠道僧尼,落魄书生,读过几本书就以为掌握了屠龙术的穷酸秀才。

各种各样的人会在明里暗里关注和记还有张瀚,这就是所谓的声望。

有了声望,才能觊觎更下一步的事,就象满清入关,此前已经五次入侵,在军功上涮足了声望,就算如此,还是打着替崇祯复仇,替明国主持公道的幌子,也真有脑子不好的大明士大夫信以为真,比如在南京就有很多官员一心想着与清廷合作,共剿农民军。

一直到满清杀到南京,甚至又颁布了剃发令之后,这些人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骗了。

有些事,凭纯粹的武力也能做,但如果不用太多武力就能做好,张瀚还是喜欢后者。

张瀚琢磨着声望这些事,还是感觉有些不够,不过他知道时机也快到了,转眼就会是天启六年,真的快了。

银锭看着张瀚的表情,突然打了一个哆嗦,这一瞬间,叫他感觉有些冷。

“起风了,又要落雪了。”张瀚看着银锭,微笑起来。

……

在张瀚赶回青城的路途中连续下了多场大雪,在有些地方,人们不得不下马牵着马走,积雪已经接近马腹,马腹下的毛皮都有些染湿,这样的条件下再继续骑马走很可能走不了多远就倒毙了,所有人包括张瀚在内都只能在呼啸的北风中牵着战马在积雪中跋涉,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着。

所有人脸上都涂了兽油,加上裹着厚实的毛皮,除了轮值人员外铠甲都除了下来,事实上这个天气也不可能会有敌人来袭,风雪天就是最好的屏障,很难想象有人能在这样的雪天跑过来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