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页

这个心理,叫成方等核心圈的人感觉别扭,甚至也有别于普通的和记人马。

特别是从辽西以外地方调来的和记中人,与山上的人更有格格不入的感觉。

山上的人坚守感觉是为了大明,而和记的人只是为了和记自己。

掌握十三山,为了将来的变局,也是和记在辽西伏下的一颗暗子,这是成方在内的和记中人心里都明白的事情。

但杨义在内的很多人都不是这样认为。

这一次新经略上任,杨二牵头,包括杨义在内的诸多首领赞同,十三山的人潜越突破防线,前来拜见新经略,并且想询问一下是否能派出兵马,打通与十三山的通道。

山上很多人愿意跟随和记,继续留在山上,驻守,操练,成为和记核心圈子里的一部份。而也有很多人愿意接受大明朝廷的改编,他们愿意继续当兵,也希望朝廷授给官职,这就与和记的人更有明显的不同了。

朝廷授官,和记早前的高层几乎是人人都有了,梁兴就挂着大同中卫指挥佥事的官职在身上,只是他从未当一回事,更没有穿过大明的官袍,也没有以大明的卫所将职身份行事。可以说,和记得到朝廷授官的人,压根也没有把官职当一回事。

在和记兴起之初,人们还为张瀚得到朝廷授官而感觉欢欣鼓舞,到数年之后,哪怕是普通的商团军军官得到授官,也都是完全不当回事了。

成方和徐名等人考虑到如果断然拒绝,就会失去上山的初衷,不仅失去杨二等一部份人的人心,也会使和记自己内部的人充满顾虑。

现在张瀚虽然已经自立,实力也强到足以威胁大明,但在大义名望上还有根本性的不足。

所谓的大义,更多的就是建筑在人内心之中的东西。

可能长期在草原上厮杀和跟随张瀚的人早就视他为主,并且愿意随他攻伐大明。

因为这些人知道和记潜藏的力量,也知道张瀚是一位明主。

但对更多的人来说,张瀚只是一个有实务的大东主,攻上了草原,消灭了土默特部。

仅凭这样的事,谁就愿抛弃故国故主,跟随他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