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有十来间屋子,张瀚冷哼一声,说道:“一部台吉罢了,够他住了。”
说起来现在蒙古人在青城地位最高的当然还是小胖子俄木布洪,在和朝廷翻脸之前,连张瀚也不好对小胖子做什么……毕竟是大明朝廷赐封的顺义王,朝廷还是要脸面的,先前死了一个顺义王,接下来再死一个,恐怕会有相当多不好的联想,比如操莽之流,对张瀚的个人形象也不会太好。
国人就这般奇怪,蒙古人穷凶极恶时怕是人人恨之入骨,现在其穷途末路了,要是连续死上几个顺义王又会引发心理上的反弹。
除了俄木布洪外,还有炒花也赐了府邸在城中居住,另外还有白音台吉,银锭台吉等土默特部的大台吉,还有穷途来投的白洪大台吉,地位仅次于炒花和俄木布洪。
原本朝廷是有意叫张瀚献出炒花,这个老奴酋不知道害了多少中国人性命,若擒到京师献俘太庙,然后斩首示众,传首九边,会大大提振九边将士的士气,对皇帝的形象也是有极大的帮助。
张瀚对此当然婉拒了,只说炒花在青城是谣言,其人并无确切下落。
这事定然是魏忠贤的想法,斗翻东林之后,朝政并无大的改变,东林党收的税阉党照样收而已,后来考据天启二年的赋税和天启五年的赋税,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所谓阉党收商税东林不收,完全是后世的臆造编派而已。
国之大事,在戎在祭,其实发展到大明这时,最要紧的是国家财计,然后是九边重镇的军务,再下来才是礼教刑名教化万民分派官员举行科考等日常事务。
财政已经是近乎杀鸡取卵,以魏忠贤的才干当然不能和唐时确定三司制度的那几个中国史上罕见的大牛人物相比,连张居正的水平他都是差的远了,对国家大政,基本上就是萧规曹随,并无太大变化。
边境之上,孙承宗快要去职,一时也不会有何起色。
要是能把炒花弄回去,大张旗鼓一番,好歹也算是一个政绩。
拿青城当政绩的心魏公公是绝对没有的,请功变成作死,天启皇帝脾气再好也不会放任魏忠贤这般胡闹。
不过就算这样也被张瀚给拒绝了,这是绝无可能之事。
第1225章 大哥
“此外就是猎骑兵部始终没补齐数字。”李贵从怀里掏出个本子,翻看几页后说道:“张世雄指挥请求征调蕃部骑兵,挑一些合适的补充进猎骑兵。”
张瀚起身而行,推门出去后几个侍从官赶紧过来跟随,同时蒋义等人开始准备护卫随行,听到李贵的话之后,张瀚顿了顿,回首说道:“张世雄有没有说怎么部勒其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