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上来说,现在还是东虏占优,战术上来说,如果不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决定打法,张瀚担心要吃大亏。
他的话并没有引起眼前诸人的重视,张瀚也只能摇头一笑。
眼下商团军上下都充斥着一种盲目自信的感觉,就象是眼前的这两人一样。
也是难怪,北虏威胁大明二百年,屡次破边而入,大明号称最精锐的九边毫无办法,大同镇这里和北虏打了二百来年,不知道有多少军人战死沙场,不夸张的说,象麻承恩这样世代有总兵副将的大将门,沙场之上,子弟也不知道为国捐躯了多少。
正是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前仆后继,才能勉强挡住东虏蚕食侵吞,北虏强大不可力敌的感觉,深植于大同这样的军镇百姓的心中。
而号称骑射无敌的北虏在和裕升的手中却是不堪一击,屡战屡败,可以说是被全方面的压制,从开始到土默特部被灭,北虏就没打出过象样的一仗。
援助榆林一役,又明显看的出大明边军还是和以前一样,被套寇压在城里不能动弹,一个团的商团兵赶至就把套寇打的损兵折将。
这么一对比,商团军人的自信便是打出来了,而文职官吏和普通商民百姓对商团军的信任,自然也是节节攀高。
此时就算张瀚再三强调,东虏非北虏可比,起效仍是一般,并没有多少人相信。
第912章 挖坑
“秋风起了。”
一阵叫人感觉微凉的风吹在众人的身上,暑气被凉风一扫而空,张瀚的衣摆被吹的啪啪直响,他感慨着对众人道:“又是一年金秋将至,今年难道就是这样了?”
“总要歇息一下,喘口气。”李慎明用宽解的口吻道:“你自己也说过,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想一口吃饱,就得小心噎住了。咱们这两年把打下来的地盘巩固好,对俄罗斯人的贸易路线做好,俟一年能赚个八百万两时,就又是扩军打地盘的时机到了。”
孙敬亭没有接口,他有些迷醉的重复了李慎明所说的数字:“八百万两……”
张瀚哈哈一笑,说道:“遵路兄真是敢想敢说,不过,这话听着叫人感觉提气,振奋,说的甚好啊。”
孙敬亭也是笑道:“一年岁入快追上坐拥十数行省,亿兆生民的大明朝廷,说出去,谁敢信?但这是事实,铁器行于北方民间,此项利就数十万,骡马行并帐局,利过百万,铜器并铜钱两样,利过百万,对东虏的贸易,利过百万,对北虏的贸易,利在数十万,和裕升在北方各地的分号店铺,利数十万,年入已经五百多万,至八百万乃至一千万,不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