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页

而且在场的人也并无人反驳,可见九边之外的诸镇,武备废驰是公认的事实。

就拿山东镇来说,再过两年就会有白莲教造反起事,说是教徒起事,其实就是一群受蛊惑的农民,不要说战阵之法,铠甲弓箭什么的,就连一人一柄长矛都配不齐,就是这样的对手,山东镇也是打不过,还得朝廷调集多处兵马,才将白莲教起义镇压下去。

说话的人也知道自己说的太多,正是因为刚刚看到了一支与印象中截然不同的兵马,隐隐叫他感觉这才是官兵应该有的样子……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指挥时井然有序,而且军袍十分漂亮,细节处都叫人看出军人应有的样子。相形之下,那些挂着大明各镇官兵名义的“军队”,却是充斥着乞丐和无赖混混的强盗集团,叫他们勒索和抢劫百姓很行,真的遇到什么强悍的对手,军队便是一溃千里,毫无用处。

相比之下,真是令人感觉痛心。

这个小官是三十左右年纪,他打了个哈欠,笑道:“天好晚了,在下要先去休息了。”

众人会意,知道话题至此可以结束,不必再多说什么。

这时从官道一侧又传来亮光,原来是刚刚离开的大车转到了官道上,然后亮光越来越多,越来越亮。

“和裕升的货运车队,也运送银子。”有人内行,立刻向众人解说道:“看这车队,银子可是不少。”

“不会有人不开眼的。”有人淡淡的道:“山东那边响马可是多吧,他们都不敢打和裕升车队的主意,敢打主意的,早就死了。”

“刚刚那些铳手的样子,来几十个杆子也不怕啊。”

“说起来,”一个商人终于大着胆子道:“有和裕升,在下这些买卖人要方便的多了,货物转运方便,从临清进货,人家直接给咱送到大名府这边来。运费不贵,从大名府这里交兑了银两,到了临清凭对牌取银子,再也不必害怕被人偷了抢了。”

“莫谈,莫谈。”另一个大胡子商人劝止了同伴,两人手拉着手一起回房间去了。

众人都不再说话,浅淡的月色下官道上如一条火龙在蜿蜒经过一样,最少有过百辆马车从北方一路下来,可以看到车身都很沉重,拉满了货物,还有一些车辆是全封闭的,明眼人都知道那里头装的不是金银便是古董字画一类的昂贵货品,和裕升并不做当铺的生意,也不放高利贷,这些生意都是亲藩和大士绅垄断把持,而且传扬开来名声不是太好,虽然利润可观,但和裕升还是放弃在这上头的经营,这些东西,多半是商人自行托付押送,到了地头怎么处置,与和裕升并不相关。

以和裕升的实力和口碑,这些货物根本没有人想着下手,就算一路的税卡也只有亲藩的才需要打点,地方官府和一些地方官绅私设的小税卡,只需稍加打点,并没有人敢真的刁难和裕升的车队经过。

这几年下来,和裕升不仅是硬实力大为增加,软实力也是在经营之下远超当日了。

识趣的官绅,该给的好处还是给,至于一些不识趣的家伙,暗地里的刺杀或是恐吓之举,一向都是军情司的拿手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