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大队的数百人一队的骑兵从西边蜂拥而至,他们三五百人一群,满地都是这些几百人一群的骑兵,这也是蒙古骑战之法的一种,蜂拥而至,分散奔驰,造成一种千军万马所向无敌的声势。
这一次骑兵原本就人数众多,套部的骑兵气质剽悍,在奔跑之时,犹自大声呼号,如同草原上合围猎物的狼群。
“操!”一个武官骂道:“北虏总是这一套,不嫌腻味!”
另一个武官道:“这是套部,没吃过咱们的亏。”
所有武官都笑起来,他们和蒙古人打了两年,对这些北虏认识的太清楚了。
这时方阵指挥瞪眼道:“各连指挥和军士长立刻回指挥岗位,按团指挥的部署迎战!”
这时鼓声已经响起来了,三个大方阵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品字形。
每个方阵正面是大纵深的长枪兵,他们形成了一个相当密集厚实的长枪方阵,这是方阵的核心,每个长枪兵横队是正面五十到六十人,纵深二十列,整个战场上是三个长枪方阵,在鼓点声中,长枪兵斜举长枪,开始以训练时的既定步速,缓慢而坚定的向前。
每个横阵的前列都是三排每排三十多人的铳手,在每个方阵的两侧则是每侧一百三十多名铳手。
在每个方阵的四角,则是每个角两个连队的火铳手,他们将是火铳输出的主力。
每个四角都隔着数十步的距离,这是大队级方阵之间的距离。
在每个大队方阵的最前方则是各放着一个连的跳荡战兵,他们身披两重或三重的重甲,每人负重都在五十斤左右,绵甲,锁甲,铁鳞甲或扎甲套在身上,然后是头盔,铁面具,护胫,铁网裙,包铁战靴,再加上手中的盾牌和长刀,每个战兵的负重远超过长枪兵和火铳手。
每个战兵,都象是一只威风凛凛的铁猛兽。
因为上次小黑河河口之战的影响,战兵中也有相当多的人配给了包着铁头的重铁棒,他们更是势大力沉身高体壮的好汉。
在方阵的右前侧是炮兵,他们和方阵一起前行推进,在抵达了预定的炮兵阵地后,杜伏雷下令所有人开始构筑炮位,并且在弹药车上搬抬下弹药。
所有人都汗流浃背的搬抬着,杜伏雷叫道:“都小心些,过沙漠时,经常是几十号兄弟搬着弹药车硬生生的抬出来,要是把火药和炮弹浪费了,对得起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