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随行的健壮包衣将马匹牵开,并没有离的太远,这也是八旗兵的习惯,步战之后击溃敌军,可以再上马进行追击。
不过对北虏这一手可能并没有太大用处,他们不比明军多半是步兵,而是全部骑兵,并且骑术超卓,一旦战败便迅速逃离,很难俘虏或是杀死。
离开有二三百步距离时,北虏中有人唿哨一声,骑队立刻分成左右两队,向着圆阵的左右两侧狂奔而来。
“六十步,前平后仰,射!”
北虏的骑弓在六十步外并无用处,所以他们并没有先射,而汉军们也是拿着铁胎步弓,这种弓长大坚实,用的材料十分考究,制作一弓的时间需要长达半年,平时也要细心养护,和战马一样,汉军们如果敢把长弓弄坏,得到的也必定是十分严厉的惩罚,在后金,除了耕地之外,还要渔猎,采果,捕鸟,采参,在林中摘采松果等干果,同时有铁匠营,弓箭营,专门打造铠甲兵器和长弓,由于军法十分严酷,不论是兵器还是铠甲都异常锋锐坚实,质量上佳。汉军们手中的步弓亦是难得的精品,加上日夜勤练,一声令下后,各人算准北虏骑兵的距离和马匹移动的速度,还要计较风速,这些计算不可能有明确的数字,但这是多年勤练苦射之后掌握的技艺,几乎就是瞬息之间,所有人都瞄准了目标,接着手指一松,所有人的弓弦发出崩崩的弹射声响,二十余支箭矢被崩紧的弓箭疾射而出,十几个力到二十个力是女真弓的标准配给,劲力远在北虏的骑弓之上,箭矢在半空发出尖利的啸声,急速飞向远方。
几个移动中的北虏第一时间被射中,或中身侧,或中后背,他们发出痛苦的吼叫声,坠落下马,在地上翻滚着,有人试图拔除重箭,但伸手过后几乎就没有了力气,李明礼等人射出的重箭箭头十分沉重,并不锋锐,也并不是三角形,而是打磨成扁平状,如小型的铁铲一般,破开人体皮肤后深入人体,杀伤十分厉害,远非普通的箭矢能比,这些北虏又不曾身披铁甲,一箭便足可致命。
更有几匹马被射中,座上的北虏翻滚落地,命大的伤势不重,连滚带爬的跑开,其多半都是在翻滚落地后当场跌成重伤或是身死。
第655章 圆阵
一轮射后,剩下的北虏也终于进入射距,在蒙语的呼喝声中,所有的骑弓张开,数十支箭矢向着李明礼等人射过来。
“小心,低头。”
牛录章京在叫喊的同时,低下了自己的瓣儿盔,这种铁盔是明军的制式铁盔之一,打造的十分坚实,盔分六瓣,饰有图案,在他低头之后,几支箭矢落在盔顶,滑出一长溜的火光。
箭矢落在人们的头顶,肩膀,胸前,腿部,几乎无处不落箭,北虏的箭射的太准,几乎没有一支浪费,大量的箭矢落在李明礼等人身上或是身侧很近的地方,北虏的箭射的极快,很快就是几轮箭射过,李明礼胸前处中了几箭,后背和身侧均有,脚底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箭矢,象是突然长出的杂草。
汉军们在牛录章京的指挥下稳健的还射,不过因为北虏不停的飞驰和射箭,还击的效果不如第一轮好,但北虏还是不停的有人被射中落马,场面上来看是汉军被北虏压着打,实际上北虏并不敢冲击过来,他们的骑弓软弱无力,射箭的成效反而远远不如汉军。
“北虏要冲击了。”
一个汉军嚷嚷了一声,李明礼目光一凛,果然看到北虏只留下少数人策马飞驰继续射箭,大半的骑兵集结到了一起,北虏特有的圆帽上红缨跳动,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象是一团团跳动的小火苗,这个时候李明礼奇怪自己并无紧张之意,在萨尔浒时,尽管几万明军一起出战,但人人心中惶恐,在后金军中,可能是平时总是有死亡威胁,在战场上军法更加严酷,比如现在各人弃章京而逃,而章京战死,全队皆斩,不会有人一人例外,而如果章京带头先逃,则章京必斩无疑,刚刚的军令就是令他们往前方搜索前行,遇敌则战而待援,如果章京违令不敢向前邀战,被上面知道之后,要么被斩,要么就是官职被剥夺,很可能被鞭打后转为死后,这样的下场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奋勇向前做战。
在重重压力之下,李明礼等人心思清明,在生死一刻的战场上反而激发了血勇之气,众人不停的吐气开声,在怒吼声中以步弓还射,因为北虏在集结骑阵,少数骑兵形不成压制性的箭雨,距离又近,被射落下马的人渐渐多起来,无奈之下,驰射的北虏只能远远退开,重新整队,一时不敢过于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