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这么想的时候,教士们的内心还是颇受谴责……
“对了……”汤若望很谨慎的道:“他们是不是有必须上战场的义务?我们在过来的路途当中已经听说了这里正在发生激烈的对北方蛮夷的战事……”
“你们是雇佣的民事人员,当然没有上战场的义务。”张瀚道:“比如我现在就要上战场,去北方边境的一个军事堡垒,但我不会要求你们一同前往,如果有人自愿前往,我也只收能使用大炮的人员。”
在汤若望脸上露出放心的神情时,张瀚又突然道:“如果你们中有人是精良的炮手,精于计算弹道,可以在战场上当教官和实际操炮,那么他在战场上可以月领二十两白银。”
一群传教士,包括汤若望在内,都是一瞬间都张大了嘴。
……
“这里就是正北第一墩。”
从新平堡出来,策马往前头约五里地左右,在青绿色的如海般的草原之上,一个小黑点出现在各人的眼前,再往前奔跑不远,一座完整的墩堡就出现在各人的眼前。
这个墩堡高四丈多,外形是覆斗式,这也是明军边镇火路墩的标准外形,在宣府和大同地方,这种墩堡到处都是,一般是三里或五里一个,紧要地方甚至一里一个,内有驻守兵马,易守难攻,在大明军事强盛时期,边军驻守于其中,可以有效的限制蒙古骑兵的深入,使北虏无法长期保障自己的后勤供给,从也先到俺答几次突破边墙,直入京师城下,然而他们并没有能在自己身后形成有效的根据地,和草原的地盘连成一片,边军的这种边墙为核心,墩、台、堡、所、卫、镇的防御体系还是十分有效的。
第457章 集宁
在墩堡底基之上是望厅房屋和灯柱军旗,在墩堡四周还有三里多长的拦马墙,墙外挖有壕沟,沟中应该引水,不过这附近并无水源,张瀚看到沟里放着一些削尖的木桩,尖头朝上。
在张瀚观察的时候,墩堡望厅里也有军人在向外张望,这样临近新平堡的墩堡,驻军应该是纯粹的辎兵,人数应该是十五人左右,张瀚观察他们的同时,这墩堡里的人也在看着他们。
张瀚挥了下手,身边的蒋义会意,下令几个特勤骑兵策马向拦马墙的方向跑去。
“止步!”墩堡上方站出一人,高声叫道:“来者通报番号,来意,入堡的口令!”
骑马的几个特勤人员没理,继续前行,那个人又叫了几声,嗓音也有些变声,叫了几声后,那人见毫无效果,于是敲响了手中的铜锣。
当当的响声中,墩堡下方猛然有十几人向上奔跑,望厅的上下几层都有射孔,明显能看到这些人手中拿着火枪,这时有个汉子粗声道:“再不表明来意,报出口令,我们将开火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