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海面是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为主,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则是后来居上,荷兰人的海军实力已经远超那些老牌帝国,以共和国为核心的荷兰其实也是一个超大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商人组成的商会势力构成,和欧洲的银行业行会一样,荷兰人的海上公司也是彼此制约,尽可能的把利益最大化。
短短时间,荷兰就拥有几万艘商船,其实也就是几万艘随时可以武装的舰艇,战舰的数量也在欧洲称冠。
后来制霸海洋,殖民地遍及全球的英国刚刚摆脱了西班牙人的制约,开始后来居上的奋起直追。
第228章 试水
在亚洲,荷兰人拥有后来的印尼全部国土的荷属东印度殖民地,有锡兰,荷属印度等等,在几年后荷兰人占据台湾,几十年后曾经占据马六甲,控制南中国海的海面,那时候这个号称海上马车夫的国家盛极一时。
它还有荷属西印度,荷属新几内亚等多片殖民地。
荷兰的衰落是因为英荷海上战争的一系列失败,不过这场大规模的遍及全球的海战还需几十年的时间才尘埃落定,并且对荷兰的亚洲力量没有太大的影响。
西班牙人拥有后世的菲律宾,葡萄牙人则是马六甲和澳门等小块殖民地,西班牙在亚洲也拥有较强的海上力量,并且有相当的陆军和殖民者在菲律宾。
英国才刚刚进入亚洲,在这时英国人对印度的兴趣更大,几十年后他们多次试图抢占澳门,都遭遇了失败。
在南洋,西班牙人不停的把中国货物运往欧洲,把南美货物运来亚洲,一艘艘的西班牙船满载黄金,与英国的战争中,不少货船深入海中,几百年后这些堆满财富的沉船还能引动人的贪念。
日本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贸易市场,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和中国海商各占半边天下。
中国海商以李旦为主,这是一个和颜思齐齐名的大海商,当然也是力量极强的大海盗。
后来控制了南中国海的以郑芝龙为主的“十八芝”,多半出于李旦的门下。
张瀚对具体的细节当然不知道,他可能看过一些相关的东西,但兴趣不是很大,明末清初时中国的国门外已经来了很多恶客,比如葡萄牙人借澳门暂住,一住几百年,西班牙人多次在吕宋屠杀华人,主要原因就是对大明的忌惮,他们害怕吕宋华人成为大明的内应,同时也是叫华人为自己在吕宋的殖民统治买单,转嫁矛盾,荷兰人一度占据了台湾和澎湖……各种力量纷至沓来,加上李旦和颜思齐还有郑芝龙,刘香等中国海商兼海盗的纵横捭阖,想掌握这一段历史,非得下很大一番功夫,而且还是冷门,想和人“吹水”都不大找得着卖点,张瀚关注的也是和普通人一样,对郑家的发迹和衰落有些了解,感兴趣的就是郑成功为主,另外拜某位小说大神所赐,张瀚对郑克爽也很熟悉……当然印象肯定不好。
张瀚也知道崇祯年间郑芝龙受了招安,并且在海上发了大财,成为明末中国海上最强的力量。
郑芝龙多次击败过荷兰人,郑家和荷兰人其实在郑成功之前就和荷兰人打了很多次了,郑家用跳帮战术加上纵火船,打的荷兰人毫无办法,福建和两广沿海的那些中国海盗,论起剽悍勇敢来一点不逊色于那些欧洲佬,多次击败荷兰人后,郑家在台湾抢占了不小的地盘,接管了颜思齐的屯田,并且掌控了对日本的贸易,同时郑芝龙还用暴力的形式在海上征收商船,过往的船只不论中国人还是欧洲人的一律强征税赋,大明朝廷不曾征收过的海税都叫郑芝龙收了去,郑芝龙和荷兰人也是有打有和,东印度公司曾一次与郑芝龙签订大笔订单,光生丝就订了几十万石,那是巨额财富,利润大的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