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们继续走。”张瀚先说了声,接着道:“这些车怎样?”
“新车越来越好。”姚富先道:“三四千斤,这样的官道走着很轻松。最大的甲字号车,最重装六千到七千斤,只能走官道,小道不敢走,万一陷了或歪了,麻烦的很。以前,车子经常会坏,现在走一路三四百里,几乎不要修车,小人觉得,三百里以内的短途,不必要随车队跟着修补师傅了。”
四轮马车刚做出来时毛病很多,主要是因为这是超时代的产物,同时期欧洲的四轮马车技术早就成熟了,哪怕是被西欧各国看不起的老毛子也是一样善用马车,从俄罗斯的东部欧洲部份到中亚,再到东亚,路程何止万里,那些哥萨克和被流放的人,就是一辆辆四轮马车沿途补给,他们哪有什么好路可走,不也一样走烂路?
因为毛病多,只能叫师傅随车走着,随时修补,张瀚到辽东之前经常可以看到大车坏在路上,那时候和裕升的大车俨然是不少人嘴里的笑话,现在估计他们笑不出来了。
第198章 新局面
天黑后张瀚赶到阳和城,这座城池和他离开前一样,灰暗的城墙在落日的余辉下高高耸立着,城门口的检查还是敷衍了事,兵士随手便放行了。
惟一不同的就是流民和乞丐明显变多了,这导致城中的治安明显不太好,刚刚傍晚,路上的行人也不多了,在路上晃悠的多半是喇虎和打行里的人,张瀚一行人都是高头大马,倒也没有人敢跑来找死惹麻烦。
城中驻军也多,有好多次大大小小的兵营,也有一座大型的校场,城中驻有阳和东路兵备道,还有大同镇副总兵,加上本城的守备官和卫指挥衙门,大大小小的衙门也不少,最为要紧的就是在隆庆年间奉旨移驻在阳和城的宣大总督衙门了。
这也是当时中国城市的典型模样,官衙,鼓楼钟楼,加上学宫,这样组成了一条东西朝向的府前街。
张瀚抵达兵备道衙门时,李慎明已经在外头等着了。
得得的马蹄声中,张瀚一眼便看到穿着澜衫头戴唐巾的李慎明,快十个月不见,这人倒是一点不变,还是那副翩翩佳公子的模样,一点儿也不象个成天奔走只图利益的幕客兼商人。
说起来李慎明还是有功名的,身上那身衣服可不是普通百姓能穿的。
看到张瀚,李慎明也迎上来,张瀚感觉他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李慎明一把拉住张瀚的马笼头,瞪着眼道:“文澜,你怎么搞的自己象个骚鞑子一样!”
张瀚也瞪眼道:“遵路,你别瞎说八道。我衣服都换了新的,再说我就算一路到辽东,也是始终穿我自己的衣袍,又没换。”
“不是衣服的问题……”李慎明原地打了几个转,又打量了张瀚半天,终于道:“我说嘛,身上有股羊骚味道。”
“尽瞎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