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老夫现在算是懂得你所说的这个调整种植结构的意思了,让能够种植高产水稻的百姓,负责粮食的种植,给所有百姓提供主食方面的需求,让那些没有条件像垸田地区这样种植高产水稻的百姓,种植其它轻松好种的作物,满足大家其它方面的需求,回头,老夫便给陛下上个折子,好好说道说到这个事情,如果咱们大唐产的各种农作物能够丰富起来,那么也不会因为某一两种特别稀缺,而导致高价,百姓们享用不起的情况。对了,你刚才提到的海外新兴作物,在海外,难道也有不同与我大唐现有的主要粮食?”
孙享福点了点头,“这个是肯定的,光是我中原之地,便有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等九种粮食作物,海外偌大的地方,难道还没有几种有别于我大唐的粮食?”
听孙享福这么一说,长孙无忌倒是觉得很有可能,道,“若是能有一些,比水稻和小麦种植还要简便,又高产的粮食,那就太好了。”
有当然是有的,土豆,红薯,玉米,那一样作物的种植都不是很难,产量,也高于米麦,然而,就像九谷一样,汉朝后期,其实就基本简化成了五谷,因为其中有几种,它太不好吃了,种植的人少了,就不能称之为主粮了。
到了大唐现在,所有的谷类又被大米小麦两样击败,除非是北方实在不好种植小麦稻谷的地方,才种一定量的糜子,蜀黍,高粱,燕麦之类的,种出来之后,也通常是酿酒和喂牲畜,真正用作百姓食用的主粮,其实已经只剩下米面两种了,因为大米和白面的口感,是各种谷物中最好的,这也是为什么,西域番邦之人到了大唐,就会自然感觉到舒服的原因,光是吃食上面的享受,就是他们本国无法比例的。
不过,孙享福现在不能说破这些,他一个大唐本土生长的人,要是在没有出过远海的情况下,对于海外之物了如指掌,那就会让人奇怪了,于是开口道,“如果他们在海上的行程顺利的话,现在,或许已经找到了一些海外作物,开始返航了,我对他们的要求是尽量赶在明年运动大会开始之前回来。”
长孙无忌感叹道,“正明似乎对海外之行信心满满啊!”
孙享福眼神很是坚定的道,“海外之地,可并非是什么生命禁区,其实,前前后后,我们从研究海船,摸索各种航海技术,到他们出发,做了六七年的准备,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想到了,没有什么失败的理由。”
第663章 海外的情况
孙享福猜测的没有错,负责往南美洲方向探索的这支船队,早在好几月以前,就已经登陆了南美洲大陆,在诸多的准备下,他们甚至并没有走太多的冤枉路,穿过太平洋,他们只用了不到五个月时间,这其中,还有近两个月,是在探索感知沿线的海况是否适合航行,虽然他们手上的六分仪,并不能做到很精确的测算经纬度,但,海洋那么大,他们只需要知道个大概就行了。
所以,三月初就到达了南美洲大陆的船队,开始沿着这个大陆周边航行,每碰到合适的地方,他们会不时上岸探索,到了四月,他们终于与玛雅人统治的一个较大的城邦接触了。
这个时期的玛雅人,处于古典期,是玛雅文明最兴盛的时期,他们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却拥有数百座城邦,其中像蒂卡尔这样的城池,拥有近二十万人口,在某方面来说,各方面的文明程度,已经不输给先秦时期,在建筑艺术,和历算方面,甚至还优于秦汉朝时期,只是与现在的大唐,不能比而已。
情况与赵龙事先设想的一样,这个沿海城邦的所有人都不懂汉语,而赵龙的船队里,也没有一个懂得当地语言的人,交流首先就成了很大的问题,而看到赵龙他们所乘的钢铁大船,和所穿戴的精良装备之后,统治这个城邦的国王,说对他们没有敌意,那是不可能的。
城邦里的国王觉得,自己拥有十多万人,一定能将这些来自海外的家伙,留在这里,供他们慢慢研究的。
然而,现实狠狠的给了他一巴掌,二十艘包钢大船被分成了两队之后,一队由赵龙带领,另一队由赵刚带领,每队只有十艘船,一千多人而已,可就是这一千多人,在几乎无伤的情况下,把将近十万的玛雅人打的落花流水了。
当能够在天上飞的热气球升空了之后,当地的人都以为自己是触犯到了神灵,纷纷爬伏在地上不敢抬头,然之后,这个仗就没法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