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李世民的圣旨之后,孙享福乐呵呵的将其揣进了怀中。
“咱这也算是奉旨种田,终于不用操心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了。”
“是么?你看看咱们车队后面的车马人流再说。”
闻言,孙享福一愣,将马车的窗帘拉开,向后方的水泥官道上望去。
我滴个乖乖,那车队人龙,都排的看不到头了。
“这是怎么回事?”
孙享福招收让打马在车驾旁边护卫的张轲问道。
“五姓七家,各地士族,一家都不少,都派了人,要跟着我们去山南道,还有,番邦诸国的代表,也派了人来。”
“他们这是要干嘛?”孙享福问出了这个问题之后,顿时又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出来。
有人在推动自己竖山头?
肯定是这样的,见到这种画面,李世民一定会很糟心,而这,很有可能是王浩遗留下来的计谋,看来,自己没有了官职爵位,也未必能够一身轻松。
“有人跟他们说,您最初的时候,是幸福村的村长,结果,幸福村,成了天下最富有的村子。后来,您去岭南引进稻种,结果,短短几年,岭南富的冒油,成了大唐第一财税重地。再之后,您成了北地的长官,善阳,定襄,则成了天下最富的郡城,就连北地其它几座郡城,也正在崛起之中。现在嘛!您要到山南道定居了,而且,山南道,也有崛起之势,所以,很多百姓,是想跟着您去山南道发财去的。”
“还有这样的说法?”
“有啊!善阳和定襄的好多百姓们都信以为真了,准备秋收之后,就去山南道看看呢!”
秋收之后没多久,北地的雪也就下来了,除了在工坊做工的工人,大多数人,都是会选择在家里猫冬的,不过,此前报纸上有宣传山南道大量招收人手筑垸田的事情,现在,从定襄一路有水泥大路直通洛阳,荆州,倒是让许多闲不下来的百姓们动了心思,去那边干几个月的活,可是能挣不少工钱的。
“来吧!都来吧!垸田能尽快的形成规模,对于大唐来说,是能保证长治久安的利器,到时候,可别怪我使唤他们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