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环节,也是王浩授意的,云南目前的局势,可以说,全在王浩一人的掌握之中,那边的百姓都太迷信了,以王浩的智慧,忽悠他们,根本不需要费多少心思,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他就帮助舍龙获取了大部份人的民心,外加上舍龙本身的军事才能强于张乐求进,有了王浩的支持,几乎在各个方面碾压张乐求进,是以,经过一些内部协商之后,他们达成了禅让协议。
然之后,就有了他们一起进入关中的画面,起初的时候,他们整个人都是迷茫的,因为,这里的画面对他们来说,太不真实,仿佛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
他们搞不明白,这边的麦田,为什么会像洱海里的水一样,一眼望不到边,而且,棵棵麦穗都异常饱满。
他们更加搞不明白,这里的道路,为何像是刀削的一般平整,而且,这石头像是地里长出来的一般,完全严丝合缝。
在蜀中,他们就见识过很多汉人城池关口了,可跟关中比,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当他们的队伍来到长安城脚下的时候,一望无边的高大城墙,让他们心里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雄城’。
即便是此前在关中待过好几年的张诚,看到现在这幅景象的时候,也是大为惊叹,毕竟,他上一次来关中,已经是两年多以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这边正在闹蝗灾,到处都在死人。
“舍龙族长,张将军,今日天色已晚,我等还需加快步伐,到安排好的酒楼入住。”
进了城门之后,张诚就一路带着众人往望江楼方向赶路,他不明白王浩为什么非要让他带着这些人住在望江楼,只是,他有些奇怪,怎么天色都快暗下来了,长安城内的净街鼓却没有响起,而且,原先那些泾渭分明的坊墙,居然大部份都被拆除了,百姓们到了这个时间还在穿街走巷,一点也不慌张,甚至,还有不少街口,有人点上了灯笼,似乎,是要架摊位。
没错,就是架摊位,这种路边摊,他去善阳的时候曾经见过一次,白天不摆,专挑晚上营业,卖的也是烤串,饮品之类的东西,价格低廉,专门卖给小老百姓吃,难道,现在长安也跟善阳一样了?
第434章 王浩的阳谋
张诚的猜想很快就得到了证实,长安这种百万人居住的城池,居然也取消了宵禁,那么,他就不用那么着急赶路了,而且,就算他想走的快一些,也是不行了,因为,街道上,很多百姓开始出来逛街散步了,马队根本走不快。
“原来,关中的人这么多,光是这一座城的人,就比我们白子国所有的人加起来都多了吧!”
张乐求进现在也才二十出头的年纪,算不得有多沉稳,他是白子国的第二十三代国王,此前他上表向李世民称臣,可并不是因为他对李世民有多忠心,那是因为这是白子国自蜀汉时期流传下来的传统。
诸葛亮建兴三年南征大胜之后,册封仁果九代孙,龙,为白子国国王,赐姓张,至此之后,张氏就对统领蜀中的汉家王朝称臣,获取一些支持,以此来保持对云南诸部的优势,四百余年传至唐初,都未更改过。
不过,他们虽然称臣,但并不代表他们对中原王朝有多恭顺,因为他们称臣只是为了获得利益的一种妥协,要不是他们这一族对于云南诸部,一直缺乏有效统治,估计早就不同中原王朝使唤了。
张氏历代国王都没有出现什么大才能者,文治武功,他们勉强能占个文治,几百年来,由于学习了一些汉文化,把白族的人口数量发展的还不错,但武功方面,就太弱,周边各部,在军事上敢跟他们叫板的,不止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