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页

“嗯,此事朕会空出时间听你安排。”

等李世民点头同意之后,孙享福又道,“陛下既然对于官员改制早就胸有成竹,不知道对于臣这个新设立的农部有什么安排?”

李世民一跑回来就是一通宣布,其实很多大臣都是懵的,虽然六部九卿的官职,基本都有升无降,但主要官员中,一个五姓七家的人都没有,中书省,门下省倒是有几个,可却是以王圭这个亲李派为首。而且,没有堂部官做支撑,掌封驳权的中书省,门下省,其实没有什么实权。

这样大面积的将五姓七家系的官员排斥在顶尖权力体系之外,只怕稍后会有不少反弹。

李世民似乎一早就料到孙享福会问,没怎么想就答道,“农部的办公场所在原先的太仆寺,左右侍郎朕已经帮你任命好了,至于郎中,以及员外郎这一级的官员,除了有原本一些太仆寺,司农寺的官员以外,朕还给你派去了不少人,大多你都熟悉。”

“我都熟悉?”孙享福有些意外的反问道。

“呵呵,正明对付世家子最有一套了,陛下将许多五姓七家门下的官员,都安排到了你农部任职了。”

房玄龄有些玩味的接了句话,却是叫孙享福面色一黑。

“陛下,不带您这么玩的。”

“要是你都应付不来他们,别人可就更难了,现在他们不是已经成了三个派系么,朕相信你能利用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帮朝廷办成一些事的。”

李世民书说的好像很有道理,让孙享福竟然无言以对,又道,“左右侍郎的位置,您应该是给我安排了两个能助力的吧!”

“嗯,李公淹和韦挺。”

这两个一个孙享福的老熟人,一个是韦氏嫡系,身份不低于韦叔谐的存在,倒是确实是得力的帮手。

“如此的话,臣倒是有些信心了,那个,臣还想在为农部组建地方衙门,至少,每道有一衙。每州有一官,每县有一吏员。”

大唐目前有十道加一个安北大都护府,建立十一个地方衙门,安排上百个官员,上千个吏员,那可不是小事情,李世民沉默了片刻才道,“目前,朕可没有那么多官派给你。”

闻言,孙享福笑了笑道,“无需朝廷派,农部的官员,最低层县一级的衙门里,只派一个吏员,这个吏员可以直接由地方百姓推选,而州一级的衙门里,在所管辖的县衙推举出来的吏员中,再推选一个才能出众之辈为领头,将其任命为临时负责一州之地农耕管理的官员,那么,朝廷只需要在各道,以及安北大都督府设立衙门,任命一个主官就行,甚至可以直接由农部的郎中兼职担任都行,因为像农部这样做实事的部门,不需要那么多人参与朝堂议事,我若不在,左右侍郎中,有一人在朝班代表农部奏事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