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页

一道简单的政令,还没有下到基层,就遇到那么多的困难,可想而知最后的执行能力,所以,孙享福一开始就没有想过依靠官府来办成这件事情,直接拿利益驱使百姓还更加靠谱一些,只要地方官府按照皇帝的要求,把幸福村一文钱一斤收购蝗虫的告示贴出来就好。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将私利凌驾在国家之利上的人太多了,即便是在后世,这样的情况也多不胜举,这就是人性,能够超脱这种人性品质的人很少,所以,此刻,在李世民的心里,孙享福的形象又高大了几分,似乎,逐渐的在推翻他最初给他下的十六字评语。

不过,外间发生的事情孙享福并不知道,他和李淳风都是青壮的年纪,在最初两天的低烧无力症状之后,他们的身体逐渐进入了恢复期,食量开始恢复正常,低烧无力的感觉正在减轻,看来,最多一两天时间,他们就能恢复正常了。

第205章 动脑的习惯

与关中的饿殍遍地不同,朔州之地进入六月之后,各种农作物长的都很好,各项基础建设在马林,张全,王富王贵兄弟的带领下在不断完善,然而,另外的危机却正在逼近这里。

李靖终于从西域回来了,随他一同前来的有数百西域商队,人数过万,所带的货物更是琳琅满目,不下千种,去年那些借贷了货物给这些西域商人的大唐商人,不仅赚到了货物本身差价带来的利润,还赚取了一笔丰厚的利息钱。

这个结果证明马周去年的建议起到了效果,而且是出奇的好,然而,这些好消息却掩盖不了一个坏消息,那就是颉利和突利在西域分出胜负了,颉利获胜,占据玉门关以西,敦煌,伊吾以及高昌国的部分土地,与吐谷浑一起,完全堵死了大唐向西的道路。

而带着一两万残余兵力东逃的突利已经到了朔州边境,很有可能威胁只有三千驻军的朔州之地。

这两个家伙现在都已经收到了关中大旱,李孝常叛乱的消息,又开始想趁李世民焦头烂额的时机,谋取一些利益了。

颉利收了突利不少部众,还有从西域那边掠夺的人口,共有十余万骑,已经屡次试探玉门关的防御了,若不是他们游牧民族不适宜在夏日里发动南下战争,颉利很想趁此机会,一雪前耻。

“突利真是个没用的怂包,这么快就败了,不过也不用往朔州派兵防备他,先让王家跟他斗一阵,另,命程知节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领左右威卫兵马,前往玉门关驻守。”

一大早的,接见了李靖之后,李世民便马上下达了这条命令,此时,他才更加觉得孙享福把王氏骗到草原上种地,是一条多么高明的计策。

当然,他不派兵往朔州可不是因为有王家作为朔州的第一道防线,朔州周边的回纥,薛延陀,想必此刻都有吃掉突利的心思,突利只要不是脑袋有坑,不会在这个时候跟被动防御的大唐开战,这样很可能会受到三面夹击,他更加需要的是修养,稳住与回纥和薛延陀的关系。

而连续两年疲于征战的颉利,在李世民看来已经师老兵疲,虽有十余万众,却不堪一战,如今大唐骑兵无论是数量和战力都提升了不少,根本不惧怕他。不过,他选的时机太好了,关中大灾,怎么养活百姓都是李世民现在头疼的问题,更何况组织远征大军。

李靖作为大唐最杰出的军事家,当然不只带回了这么点消息,他这次西行的目的主要是练兵,所以,他向李世民汇报的,主要是练兵情况。

首先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战马不堪使用,他这一去一回走了整整一年时间,路程何止万里,即便是一人双马,马蹄也在这一年的行军道路上磨烂了,所以,别看李靖将五千骑兵带回来了,其实他们的战马在中途已经换过一茬了,好在战马对于西边的游牧民族来说并不算贵,置换的时候有胡商从中补齐差价,倒是让这五千军卒有马骑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