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页

“嗯,建吧!把所有民众都发动起来,这里煤多,咱们发动民众一起烧砖,就在桑干河上建一座新城,让桑干河穿城而过。”

被席君买这么一提,孙享福当即就做了决定,且不说善阳县是他的封地,光这个桥头堡式的地里位置,从战略上来讲,就应该筑一座坚城,有了这座城在,王家向草原深处挺进的信心才会更足。

而且,朔州百姓的经济情况他门清,再不给他们添点收入,估计就开始有人饿死冻死了。

来到了破旧的县衙,孙享福首先就让他任命的临时县令王乾拿了纸笔来,亲自书写起了告示。

“大人这是要出告示?可别浪费笔墨了,那些愚民根本看不懂。在这里要实行什么政令,得靠人敲锣喊。”王乾好心提醒道。

“这可不光是告示,还是一份招工协议,我要招募朔州所有的劳力修筑善阳新城,每天日出之后开工,黄昏之前收工,给工钱三十文,管两顿饭。有人干了活,没有吃到饭,没有领到钱,就可以到这张榜下告状,本官会严惩贪赃枉法的人。”

孙享福没有太多时间消耗在筑城上面,三四月的时候,就是孜然的最佳播种期,所以,城必须得在三个月内完成,那么,他唯一能用的方法就砸钱,找更多的人手来帮忙。

如果按照这个时代地方官的习惯,孙享福只需要出一纸征发令,他治下的百姓,就必须无偿前来服徭役,但是孙享福不会那么干,他要通过这件事情,让百姓们挣到饭吃,挣到钱财,把这个寒冬挺过去的同时,树立官府的信誉,让百姓对官府,对大唐产生归属感,毕竟,这里被突厥和梁师都统治了很久,民心并不在唐。

王乾从孙享福的语气中听出了他与大唐其它官员不同的地方,现在,他所支持的王旭与孙享福是合作关系,而且他们自己也巴不得他们在草原建立的堡垒后面有一座坚城支撑,是以,在领导层面,他跟孙享福保持了绝对的一致,很快,孙享福写的这张告示便在朔州四县一城张贴,而且,几位王家的县令发动了自己招募来的衙役人手,往各家各户去发动,没几日,就聚拢了数千人到善阳旧城。

“临时的帐篷再多搭一些,里面都装上暖炉,还有,把牧民手上的牛羊都买过来,每天杀些肉出来,加到大米里面熬粥……”

前来善阳加入修城人手在实实在在的领到了吃喝和工钱之后变的越来越多,也因此,孙享福和团结营的士兵们整天都忙的团团转,善阳之地从大雪未化的正月开始,就变成了一个万人劳作的超级大工地,直到二月下旬,一座巨大的城廓便在桑干河上逐渐成型。

第190章 旱灾来了

三月,当善阳新城的城墙厚达三丈,高达五丈余的时候,再没有必要继续修建了,而这时,草原上的冰雪才开始慢慢融化。

这座由两万多人历时三个月建立起来的新城比朔州治所马邑还要大的多,西面和东面没有城门,只有两座水门,正好让桑干河水穿城而过,而由于城墙太过高大厚实,即便有人在上游拦河蓄水也不怕,大水到了这里会被城墙挡住,然后从河道快速流向下游走。

南面和北面设有六个大门洞,分别连通桑干河的两岸,不过这座城内目前也就是一个青砖修建的县衙还算气派,其它地方,都是空荡荡的,因为整个善阳县,就一千多户居民,这些居民还没有起房子的财力,所以,还都窝在不远处那座破败的老城里。

当然,孙享福不会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拆迁令他马上就会下,不过,正当他在新筑的城墙上欣赏自己的杰作的时候,一封信,将长安的噩耗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