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们把这些船带回去怎么安置?”赵刚不解的问道。
“这个好办,到了杭州,把人手全部撒出去买药,咱们在码头上等着就行了。岭南的病患太多,我看一船的药材根本不够用,咱们把他们的船也装满了带回去。”席君买闻言一笑道。
“嗯,这个好。”赵刚赞同道。
对于杭州湾发生的事情,孙享福自然是不知道的,他现在除了帮助冯盎执行病患营的卫生管理之外,就等着冯智戴的全面捷报。
岭南十二州,纵横上千里,众多部落还分散在山间,想要彻底稳定下来需要费时很久,光把这些地方跑一遍,十天半月就过去了,所以,一些冯智戴还没有跑到的地方,獠人,夷人一些部落还是与汉人产生了冲突,尤其是靠近洪州,长沙和泉州的边境地界,地方官员都快马急报了长安,顿时,长安的气氛也紧张了起来。
太极宫御书房内,李世民召集了几位心腹大臣商量出兵的事情,还把魏征也喊了来,因为魏征最近跟他杠的厉害,一直不同意出兵。
在军事上,李世民从来不是个被动的人,既然早传冯盎有反意,现在,他治下的部落又冲击了汉人城池,那么就必须要打,反正现在突厥这边暂时打不过来,长安有余力调动几万兵马。
可魏征却还是谏言,此时不宜动兵,劝李世民以招抚为主,众人在朝堂吵过了之后,又来御书房吵,这时,一个意外的人来到,打断了他们的争吵。
来人正是袁天罡,他收到了李淳风的信,托在他长安寻找孙思邈,请他到岭南医治岭南百姓的冷热之症,从这封信里面,袁天罡看到了冯盎真正的态度,在朝堂上为打不打岭南吵的天翻地覆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应该把岭南的真实情况告诉皇帝。
第129章 岭南划田
在看过袁天罡送过来的信之后,李世民终于点头同意了魏征的提议。
飞鸽传书的内容虽然短,主要就是要求袁天罡请孙思邈去岭南帮忙,但却反应出了岭南的真实情况,冯盎并没有造反,而是在平定内部叛乱,孙享福一行正在帮他医治岭南的病患。
“想不到孙下牧竟然有医治大肚症之能,陛下,老臣建议,此时可派韦叔谐和李公淹带几位太医和大批药材去宣抚岭南。”传阅过李淳风的信件之后,魏征急忙道。
“这大肚之症在全国的患者都不少,乃是不治之症,太医去岭南学习了治疗之法,则全国诸多百姓都能够得救,可谓大功德也!臣等附议。”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原本支持李世民出兵的大臣也调转口风,出言道。
“臣还建议,让冯盎遣子来京做官。”长孙无忌这时也出声道。
他说的是做官,其实就是为质,长孙无忌这种危机意识,很得李世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