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现在凌春荣到上元来,固然是要通过自己的势力,达到发财的目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方肯定会带资金来。而范进眼下最需要的,其实就是资金。

不管是衙门放贷,还是给江宁找到一条致富之路,最重要的一项,还是资金二字。凌云翼的子弟要是带了资来,就算是帮了自己大忙。何况凌春荣在江宁也有自己的关系,张百龄这位放贷大户,全靠他的关系拉到户部的款子给自己的生意做周转。眼下凌春荣发话,他自无不应之理。

先是答应将一千两银子投资给衙门,作为放贷的本金用,等到秋粮时再归还利息即可,本金不急着要,又道:“老父母昨天在杨宅所言,按交税额度划分甲乙丙丁户之说,不知从几时开始?小人此来,便是来交税的。虽然小人不算什么富贵人家,但是还是有把握做个甲字户。实不相瞒,小人膝下二女,年以及笄,活泼好动。只是最近一段时间不能上街,在家中烦闷,几以成病,还请老父母为小人想个章程。”

第四百零一章 争向纳税

陈、刘两人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张百龄主动上门纳税?这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人虽然有钱,但是整个江宁都出了名的悭吝。他在户部有关系,并不太在意县衙门的权威,自己又有把铁算盘,把账目算得精到。

不管是商税正课,还是丁役根本派不到他头上。早早捐了个内阁中书头衔,就是为了不交税。自己大概有五年没有见过他给衙门交过一文钱的税,现在主动上门纳税,这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范进摇着头,表示着自己收税不是要钱,不能随便乱收。交也要交个道理,收也要收个明白,不能被人误会。张百龄连忙道:“老父母您放心吧,草民在家里不知算过几次了。草民名下五个绸缎庄,还有那些织机,都应该按上户纳税。这些银子加一起,怎么也够了甲等。银两已经让下人运来的,请您安排人点收就是。只是小女那边……”

“好说,本官最近准备开一个女塾,教授县内闺秀刺绣女红,诗词文章。两位千金若是在家中烦闷,可来女塾读书,一群年龄相仿的女子在一起,可以谈天解闷,想来就可以开解胸怀。再者,魏国公府六小姐也会到女塾中就读,两位小姐若是与六小姐交上朋友,还可以到大功坊那边去玩。不但上元县内保她们平安无事,就是到了江宁县,也很安全了。”

“六小姐?这可是好事,不知女塾一月要多少束修,小人愿意先交一年。”

“这女塾是本官为县里百姓谋的福利,不会收一文钱。就是现在还在找地方。”

“小人在城里有几处产业,地方够大,也够安静。只要老父母认为合适,三天之内就能腾空。老父母高风亮节,小人也要有些表示,这产业县衙门随便用,小人保证分文不收。”

冯邦宁之前在江宁横行霸道,已经是闹得地方不安。好在他之前还懂得搜罗情报,不对体面人家女子动手。这些士绅们虽然讨厌其行为,但是倒不至于太过害怕。但是从昨天他对杨家的女眷动手的事来看,其侵害目标已经开始转向商人,这就让城里商贾不能不担心。

这些人虽然头上往往也有个官衔,或是捐了个监生,但只是为了逃避税收用的手段,在体制里根本就不能被算做官员。冯邦宁可以给他们面子,也可以不给,都没毛病。如果铁了心对这些人家女眷下手,他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是以范进的及时出现,算是天降甘霖,救了这些人的命。像张百龄这种家有爱女的,自然要花钱买个平安。

即使没有女儿的,也有儿媳妇。这同样要考虑个安全问题,冯邦宁行事生冷不忌,成了亲的妇人也被他坏了好几个,并不安全。张百龄还不曾走,就又有几个城内商贾、大户纷纷上门,要做的事都是一样:交税。

后世人谈起明朝这个时代的税收,往往指责商贾逃税,却忽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商人交税后,是否能获得对等的服务。明朝本来实行的是低税重赋役制度,把服役视为人的义务。而随着时代发展,原有的服役制度已经推行不下去,渐渐改为折银,但是思路上并没有跟进。认为商人交的税银都是活该,只想着索取,没想着为商人服务,依旧把对方视为肥羊,也就导致两下的关系渐渐成为敌对。